《狂飆》主張“與實際的暗中權勢作戰”的精力,獲得魯迅的認同,他在《兩地書·十七》中說:“定見也有一部分和我相合,而似是安那其主義者。”《狂飆》出到第十七期,因《國風日報》易主而被迫停刊。
1935年,在山東大學春節辭舊迎新晚會上,老舍特為師生演出了一套劍術,天津《益世報》以“廢年·除夕·青島·山大一夜狂歡,笑神老舍大顯技藝”為題,做了報導。
廢名的詩小說或謂散文明的小說,大抵可分為兩類。
縱觀高長虹的作品,其思惟充其量隻是唱唱“與實際的暗中權勢作戰”的高調,畢竟隻是“虛無的抵擋”。擺佈開弓、四周反擊,看似炮火很猛,但多傷及進步的文學堡壘。本身便在文壇伶仃,幾成孤家寡人。
1939年8月11日、18日的《新北京報》副刊,曾兩次登載廢名致朱英誕書柬,名曰“馮文炳書柬”,還加個小按語:“最忠厚於本身靈魂的廢名先生的作品,多年不見了。這些短簡,是他寄給朱英誕先生的。感謝先生的盛情,他讓我們曉得馮先生安然,讓我們在蕭瑟的文苑裡,竟得嚐了一滴‘竹青色的苦汁’。”
不管如何也想不到,肥大體弱的老舍先生,走路離不開柺杖,竟然一脫手,就差點使我顛仆,敗下陣來。不知老舍先生體內儲藏積儲了精氣,真有工夫啊!
北京大學新學期開端,胡適開講“中古思惟史”。1931年5月,榴花綻放時,他收到在燕京大學圖書館做工的吳晗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說本身正在作《胡應麟年譜》的環境。胡適對胡應麟也有研討,其《文存》有這方麵的文章。見信中吳晗尋出吳之器為胡應麟所作的傳,推斷出“胡氏的卒年是在萬曆三十年壬寅(1562),存年五十二歲”,與本身推斷相乾甚微,甚是歡暢。他在給吳晗的信中說:“我記得你,並且曉得你的事情。你作《胡應麟年譜》,我聽了很歡暢。”但指出“你信上在萬曆三十年下注:‘1562’,是大錯。不知何故有此誤。此年是1602。生年是1551”。最後,胡適誇年青的明史研討者吳晗,“你的分段也甚好,寫定時我很想看看”,並聘請他“禮拜有暇請來談。羅爾綱君住我家中”。
廢名借住的西倉後院,是他的少年期間的同窗,行腳僧寂照的住處。寂照曾寫信請朱英誕到西倉去清談。朱到西倉後,朱與廢名閒談。談到豪傑美人、才子才子,廢名是反對的,他說:“天然,那些聖賢都很好;但是,從文學上說,你覺得哪一部書給青年人讀最好?”
這信,一如胡適在上海的三年半,其政治談吐義正詞嚴、理直氣壯、毫無顧忌,文章筆勢暢快淋漓。但可悲的是,胡適本身被政治衝撞得鼻青臉腫、鮮血淋漓,卻一向對蔣介石尚存胡想。
胡適重返北京大學,拉開“北大複興”序幕。九一八事情喚起國人和知識分子的愛國熱忱和血性。
1926年,駱駝社曾出版《駱駝》一期,劉半農在《語絲》第一百一
忍耐統統人們的欺侮與謾罵。
高長虹少年景名,1915年,十七歲的他在山西讀中學時寫諷刺軍閥閻錫山支撐袁世凱“稱帝”的詩《提燈行》。1922年在《小說月報》頒發詩歌《紅葉》。1924年,他與同親老友出版《狂飆》雜誌,倡導“狂飆活動”。同年到北京,聯絡向培良、尚鉞、黃鵬基等青年作家,是年11月創辦《狂飆》週刊,隨《國風日報》出版。在《本刊宣言》中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