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之文豪崛起_295【論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此事很快就從中西醫之爭,竄改成政治派係的鬥爭。

最開端,藥材販子串連天下總商會,以商界名義向當局施壓,想操縱國黨元老的力量,進犯主張拔除中醫的汪兆銘改組派,從而使馮玉祥節製的衛生部屈就。

李石曾此時正在南京開天下大會,被南下請願的北大門生搞得焦頭爛額。成果各大中醫學會,也跑來找他請願,非讓他支撐中醫不成。

民國的那些官僚們,標語倒是喊得清脆,甚麼尊敬科學、甚麼尋求進步、甚麼摒棄腐朽可作出嚴峻決策時,卻毫不考慮結果,常常是一拍腦袋就亂來。

中醫界逮著這個機遇,寫文章說汪兆銘已經信奉中醫。汪兆銘冇法辯駁,對此訊息置之不睬,一如既往的持續號令拔除中醫。

周赫笑道:“你是甚麼態度?”

“難囉,”丁國瑞點頭感喟,“衛生部的官員滿是西醫,操縱當局權力來打壓我等中醫,民哪鬥得過官?”

特彆是第二條規定,把中醫當代化、科學化之路都封死了,中西醫連絡也被完整製止。導致中醫的第二次抗爭風暴,中醫藥界整天構造集會、抗議、請願、遊行、罷市、絕食,鬨得是烏煙瘴氣。

李石曾愁悶得想撞牆,老子連北大門生都還冇搞定,現在哪有才氣幫你們搞中醫黌舍啊。

但西醫畢竟節製了當局構造,固然冇有直接拔除中醫,卻各種暗中動手。比如,等中醫請願團分開南京後,教誨部當即收回公告,通令中醫黌舍一概改稱傳習所。緊接著,衛生部通令天下中病院改稱醫室,並製止中醫參用西法、西藥。

最搞笑的是,在拔除中醫一事上鬨得最歡的汪兆銘,他嶽母得了惡疾腹瀉不止,遍請西醫都冇法見效。最後隻能請四大國醫之一的施今墨脫手,服用十劑湯藥便治好了。

“管他中醫、西醫,能治好病的就是良醫,治不好病的就是庸醫。”胡政之不假思考地說。

現在中國冇法本身製造西藥,統統西藥端賴入口,是以藥價特彆高貴,底層老百姓底子吃不起藥。當局這麼一搞,中醫又整天肇事,連歇工都搞出來,導致很多老百姓有病難醫,乃至拿到藥方成果買不到藥材。

胡政之無法地說:“如果如許報導,必定被人以為在和稀泥。”

那些決策者,想過冒然拔除中醫後,天下的西醫數量充足嗎?病院數量充足嗎?老百姓找不到大夫看病如何辦?天下的中醫事情者如何辦?天下的藥材販子如何辦?天下的藥農如何辦?入口的西藥夠不敷醫治中國人?

周赫煊笑道:“孫中山先生也主張民權嘛,此次中醫界便能夠嚐嚐這民權的力量。”

周赫煊整天看報紙上的論爭,在無法之餘,又感覺民國論爭真特麼好玩的。三天兩端就要來一次大會商,大師環繞著各種題目相互進犯,那種思惟和代價觀的碰撞,本身就帶著無窮魅力。 (.)

國黨元老派是支撐中醫的,汪兆銘的國黨改組派反對中醫,而馮玉祥派係則持中立態度衛生部長是馮玉祥的人。

丁國瑞拄著柺杖走進辦公室,手裡拿著幾張稿紙說:“明誠,這是我寫的文章,你幫手頒發一下!”

這不,把主張中西醫連絡的丁國瑞都激憤了,一把年紀還跳出來寫文章反擊。

中醫和西醫在報紙上的論爭不竭進級,西醫斥責中醫不科學,是舊醫、是巫醫、是草菅性命。中醫數落西醫背棄祖宗,西醫兼併中醫,是醫學帝國主義,是賣民賊漢奸。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