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童年_57、古早味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福佳斯”自稱此菜是他們開辟的好菜,我有點思疑,既然一千年前同安先民就已經采取古法烹調出味美的封肉,他們如何就不曉得用一樣的出色對於鴨肉、雞肉乃至兔肉、羊肉呢?光陰悠悠,春秋變更,很能夠這道“封鴨”不過是失傳罷了,老祖宗用一塊封肉表示先人,先用配料四周滲入,裡應外合提味增香,再則中火隔水乾蒸百分百留住肉類原汁原味,“封鴨”軟爛的歸納可謂儘善儘美!

在福佳斯鄉土菜的前麵,揭示的不但是舌尖上的滋味,還包含山川生態,另有官方聰明火花的閃動,另有綠色攝生以及長命百歲的人類胡想與追隨。

這回特地到“福佳斯”咀嚼隧道的同安古早甘旨,但腳步不是那麼輕巧,或許會會博友纔是更大的原動力,冒著盛暑不遠萬米特地來到“福佳斯”大酒樓,就是為了土土的同安菜?

“福佳斯”鄉土宴最後一道甜點也不甘平淡,是一小碗番薯甜漿,一顆紅棗在濃醇的漿汁裡若沉若浮,現在我們都彷彿那顆紅棗,美美地沉浸在鄉土同安千年的汁液裡……

“封鴨”開了一個好頭,緊接著“翔安炒水粿”、“大帽山鹿肉”、“新圩鵝肉”、“蛋青肉茸”、“褒美進士芋”、“同安美人薄餅”、“新店番薯粉粿”、“清燉老虎頭”,鄉土的祥雲接二連三,每一道菜都飄忽著傳說的斑斕,每一碗好菜都有文明湯汁的滋養,但好吃纔是硬事理,爽爽口感纔是傳承最鐵的雲梯!

舌尖讓故事和傳說走開,滋味令雙唇和雙眼一起發亮,左一筷翔安,右一勺同安,冇有半點河鮮,冇有一道海鮮,清一色的鄉土好菜,就把全桌男女吃得樂不思蜀,最是那一碗“番薯粉粿”,朱熹、蘇頌曾食否,陳化成、辜鴻銘曾食否?陳嘉庚一吃一大碗,還對著大帽山打一個飽嗝!

內心打鼓,第一道菜範圍很大,是盛在一個扁平的瓦缽上桌的,菜名叫“封鴨”,顧名思義,就是用同安封肉的烹調技能,在鴨子身上如法炮製,我的鼻子甚靈,一下就嗅出了“封鴨”的奇香,那是一種皆於台灣薑母鴨和灌口鹵鴨之間的透透香,無法博友有約在前,鏡頭先,筷子後,我按捺好久,才驀地出筷,說是遲那是快,一筷戳中那韌皮軟肉吃緊分離,並敏捷將其連皮帶肉送入口中,滋味絕好,不但有薑母鴨的軟爛,另有鹵鴨的鹹香,更有烤鴨或叫化子雞悶燒的滋味,一時候我吃得胃口大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