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童年_61、竹格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新世紀廈大斥地了漳州校區,固然地處龍海境內,但從校區到石碼,比從校區到廈門還要遠,起碼交通上是如許的感受,小巴要折騰一個多小時。但我在漳州校區上課以後,還是多次單獨溜到石碼鎮逛逛,然後才自掏腰包搭乘石碼港到廈門的輪船回家。我喜好石碼古鎮江海混搭的味道,彷彿香蕉熟透透的氣味,氛圍中彌散著五香條和紙炮的飄香……不過一晃十幾年,石碼也滄海桑田,我隻認出大樹下的民國老亭子,新街變得很廈門了,周遭竟難辨東西南北,當年熱賣的《廈門播送電視報》早冇了蹤跡。茫然的我決然甩開矗立的白瓷磚樓牆,一頭鑽入老街巷尋覓昔日的印象,成果再度與奇特的“竹簾子”不期而遇。這回我看得很細心,還脫手摸了又摸,這麼厚的簾身,的確就如同一個“竹擔架”,沉甸甸的頂起來,不像是擋蚊蠅,也不大像是防小偷,我探頭探腦扣問了一個老伯,他說如許比較有個表裡,我再問它是否為古鎮特有,他就答不上來了。

此次在“石碼夏荷”的故裡風景照裡,我又一次見到了這個掛在門前的“竹擔架”,因而多年前的問號隨即浮出腦海,身為石碼的鄉賢和故裡的歌者,“石碼夏荷”給了我最好的答覆,好一題精準的風俗漫筆,言簡意賅讓人讀得很解渴,筆墨凝練明快,一下就讓清爽古樸的“竹格子”推落自如,進退有風:

品讀夏荷一紙墨濃彩重的風俗年畫,滿腔的神清氣爽:“竹簾子”輕飄,“竹擔架”實沉,恰如其分的“竹格子”玉樹臨風。

石碼舊俗,家庭大門前,必吊掛一個竹格仔,使屋裡的人,能夠從竹格仔裂縫看到內部行人,而內部行人,卻看不見屋內的人。竹格仔上和大門上一樣,也貼有紅紙門神,上麵寫上“格外東風”或單字大“福”字,也有單句的門聯句,畫一個大桃形,在內寫上“桃紅又見一春"等等。有的不貼紅紙聯,就在竹編上寫了這家住戶仆人的姓氏本籍地名,如姓郭寫“汾陽”,姓林寫“西河”。黑字油上桐油,能夠耐久免換。據傳說這民風是朱熹守漳時,以為原漳州民風“粗暴",鼎新風俗的辦法之一。意為“以隔表裡"、“以淳民風”。千百年來因襲,至民國期間,逐步減少,現在猶部分存有遺風。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前期,我插手編寫《台灣人丁》,初稿印刷為了省錢,身為主編助理的本人乘船到了龍海教誨印刷廠,是以第一次踏訪石碼,對古鎮留下三大印象:一是每週五下午一紙《廈門播送電視報》流行大街冷巷,二是有個民國期間的記念亭,滄雄古樸又亭亭玉立;三是家家宅門前斜擋著一個奇詭的“竹簾子”。這個厚厚的竹簾很奇特,前所未見,我曾在七十年代中期在漳州的天寶鎮住過三個月,九龍江邊生竹林,圩場上竹編百種,酸筍萬家,就是未曾見地過石碼這擋門的竹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