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傳萬裡_第130章 貶斥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朱祁鈺將奏疏從金英手裡拿了返來,他看著趙彥的名字沉吟半晌,問道:“這個翰林院編修的名字看起來有些耳熟,你們曉得他是誰嗎?”

內閣現在有點亂,曾經的首輔曹鼐與張益死於土木之戰,隨後陳循晉戶部尚書成為內閣首輔,前麵是苗衷於本年仲春晉兵部尚書為次輔,但他隨即於八月致仕,高穀便成了次輔。

趙彥想了想,驀地想起此人是誰,頓時拱手道:“本來是李文選,下官被下放州縣,本日來此乃是支付印綬官服的。”

鄰近年關,吏部分前顯得冷僻了很多。

李賢又道:“方纔老夫忘了說,新寧縣為武岡州所屬,武岡乃是岷王封地,國美可還願往新寧?”

“傳旨……”朱祁鈺沉著下來後感覺不能太太小題大做,但也無妨拿此人做個殺雞駭猴的表率,想了想道:“翰林院編修趙彥不學無術,聽信謊言,罔顧君恩,朕本欲罷其官,奪其功名,但念其有護駕之功,著吏部尋一適合之地,將其外放為一縣令吧。”

趙彥還不曉得本身被分到那裡做縣令,是以本日前去吏部來支付印綬官服。

朱祁鈺瞪了興安一眼,喝道:“如果言官上書也就罷了,你們看看,就連翰林院的庶吉人竟然都提及朕的不是來了。”

趙彥聞言麵前一亮,他還記得宿世看小說的時候常常看到一句話,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歹,附郭省會,惡貫充斥,附郭都城,這句話不難瞭解,再加上方纔李賢的一番話,趙彥心中已有了定奪。

趙彥自忖本身背了處罰,應搶先去考功司,隻是他對吏部不熟,籌算先在內裡轉轉熟諳一下再去。

萬安聞言心下一驚,擺佈看了瞥見冇人重視,這才道:“現在吏治腐敗,國泰民安,皆賴陛下之功,我等隻是翰林院一小小官員,豈可暗自置喙。”

劉珝這個發起一出口,劉吉與尹旻便鼓掌稱好,萬安實不想參與出來,但麵子上有些過不去,扭頭看到趙彥還未表態,便問道:“國美覺得如何?”

金英轉頭看了興安一眼,興安會心,上前說道:“陛下說的是,這些言官們就喜好胡胡說話,以邀其名,要奴婢說應當都一刀殺了,得個耳根子平靜,不過話說返來,傳聞奏事乃是言官們的職責,如果是以降罪於他們,隻會成全了他們的名聲,還不如隻作不睬,他們說幾句說累了天然也就不再說了。”

趙彥等人的奏疏遞上來以後,江淵拿起來看了一眼,也冇放在心上,比來幾天關於除夕朝拜太上皇的事鬨得沸沸揚揚,關於此事的奏疏多不堪數,遵還是例,直接將這類的奏疏遞給天子便可。

金英將本日最後一本奏疏遞給朱祁鈺,朱祁鈺翻開後看了幾眼,隻見上麵寫道:臣等孤直罪臣,蒙六合恩,夙夜祗懼,思圖報國,今聞陛下不準太上皇於除夕日受百官朝拜……

接著彭時與商輅以翰林修撰入閣參與機務,晉學士,但正月的時候彭時父親死了,為了回籍守製的事違逆了天子朱祁鈺,等他守製期滿能不能回內閣還不肯定,最後入閣的便是戶部右侍郎江淵了。

支付了印綬官服,告彆了李賢,趙彥帶著李二安步向家中走去。

以是現在內閣諸人順次是陳循,高穀,商輅,江淵,此中商輅是年紀最小的,現在隻要三十六歲。

趙彥冇想到朱祁鈺這麼謹慎眼,但他也無話可說,本身身上本就被打上了朱祁鎮的烙印,還上趕著上奏疏罵朱祁鈺,這不是找死是甚麼?都怪本身那天喝酒喝昏了頭,如何就同意劉吉他們在奏疏上給本身署名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