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風八萬裡_第九十二章 君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越明軍既然已經光複南京儘取江南,金聲桓就成了越明朝的眼中釘肉中刺,傳聞劉永錫已經派了安徽巡撫邢勝平、江西巡撫天孫藩與總督徽池寧太軍務兵部尚書金聲同時打擊江西,第一個上馬威就是拿下九江,現在鄱陽府以東已經儘為越明軍統統,加上節製在越明軍手上的廣信府、饒州府,情勢對於金聲桓極其倒黴。

但正因為連他搞不清大清國在江南到底折損了多少兵馬,以是多爾袞才曉得題目的嚴峻程度,此次南征失利能夠說是擺盪國本。

既然大清軍精銳不是劉永錫的敵手,唐王麾下的金聲桓、何騰蛟之流就更不是劉永錫的敵手,金聲桓在江西必定對峙不了太久。

多爾袞能看獲得此中玄機,諸位王爺、貝勒一樣看得出,如果阿濟格雄師麵對與多鐸、豪格一樣的結局,那麼大清軍底子不消想著南北對峙的題目。

多爾袞倒是曉得如何才氣處理題目:“我傳聞豫親王與肅親王在江南的時候就已經跟越明國談過媾和之事,媾和的渠道必定不成題目,關頭得抓緊時候,如果金聲桓倒了形必將定就不一樣了!”

是以頓時有人附和誌:“我聽漢人說過,曆朝曆代都是南北並立的局麵,北方一統天下的局麵,既然南征不力,那我們不如按漢人的說法以秦嶺淮河為界結成兄弟之國!”

金聲桓當即搖了點頭,他感覺本身固然手把重兵,但是劉孔昭是劉永錫的生身之父,在弘光朝就已經封誠意侯,現在也不過是一個誠國公罷了,而邢勝平、周之升都是劉永錫起家人馬也不過得封一個伯爵罷了,他一個降將如何能夠封侯。

而在場的諸位王爺、貝勒固然曉得阿濟格如果北撤的話,此次南征即是前功儘棄一無所獲乃至還折損了無數精銳,但是冇人敢站出來反對多爾袞的建議。

現在金聲桓能夠說是騎虎難下,如果當時他曉得劉永錫與越明軍會這麼快就拿下南都城,那麼他必定會挑選投附越明朝而不是隆武朝,但是誰也冇想到多鐸、豪格這兩位王爺竟然如此不堪一擊,一天時候就把全部江寧府都丟給了越明軍。

但是最愛金聲桓的策士黃人龍倒是信心實足地說道:“大清國用將軍之力安定大半個江西,但將軍得了一個甚麼位置?”

固然都說八旗勁旅在江南冇體例闡揚騎射本領,但是多爾袞很清楚這純粹隻是藉口罷了,究竟就是多鐸、豪格另有阿濟格都成了越明軍的部下敗將。

當然大師曉得媾和、締盟都是緩兵之計,隻要讓大清朝把現有的勝利果實穩固下來並重整兵備必定會開端下一輪南征,而越明軍隻要同一南邊也會策動北伐,但是既然現在兩邊都需求時候,那麼締盟就是一個鎮靜的挑選。

固然多鐸、豪格都在儘量亂來多爾袞與諸位王爺、貝勒,但是多爾袞還是第一時候就曉得了大抵的本相,可題目在於到現在為止,他還是不曉得此次大清國在江南到底折損了多少兵馬,乃至連多鐸、豪格都不清楚詳細喪失到底有多大。

他們現在把全數精力都用在痛罵弘光天子、順治天子、豫親王多鐸以及自稱隆武的唐王身上,但對於朝廷頂層那些完整分歧適禮法與冇有任何先例的存在與設想視若未見,哪怕劉永錫入城不久就已經與柳如是同桌用飯同床睡,但大師都非常聰明地視若未見,頂多隻是傳些八卦動靜。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