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端汾郡王妃和小呂氏,崔可茵臉上的笑便冇斷過。
周照除了小呂氏生的兩個孩子,另有妾生的三個兒子,一個女兒。
小呂氏聽出點味兒來,涎著臉道:“弟妹但是有體例麼?如有贏利的體例。拉嫂嫂一把。”
王哲亂搞了幾年,政事早就一團糟,人浮於事不說,六部有些官員隻領俸祿,冇有上衙理事。現在周恒接辦,奏明至安帝,決定清算。這麼一來,震驚了這些人的好處,他們更加死力反對周恒介入朝政了。
崔可茵道:“是。”
崔可茵摸了摸肚子,道:“那是天然。”
傳聞崔家也入股,周恒真正放了心。
崔可茵訝然,望向端汾郡王妃:“能夠麼?”
小呂氏和端汾郡王妃都點頭。
兩人坐下,崔可茵把和端汾郡王妃以及小呂氏參股做買賣的事說了。
崔可茵當即把耿嬤嬤叫出去,讓她把做綢緞買賣的老闆帶來,當場寫下契書,立下字據。
“如何會靠不住?我端伯父保舉的。”崔可茵對勁道:“我想著,要讓那些宗室站在你這邊,總得給他們點長處吃。以是寫信回清河,跟端伯父一說,端伯父就先容了這麼一樁買賣。估計兩個月一股能賺兩三千兩呢。”
“政事哪有不煩心的?”周恒淺笑道。(未完待續)
崔可茵偶爾路過廊下時,聽珍珠和墨玉提及,便問了一下。珍珠聽外院的人說的,並不非常清楚,因此跟墨玉議論起來,也說得含含混糊。
既成了宗室,封了爵,自是要按太祖的端方走。
崔可茵笑道:“嫂嫂說那裡話?”
崔可茵歎道:“我的陪嫁,也補助出來很多。你們是曉得的,我家王爺是親王。按製贍養的人更多。”
還不是你們到來,才讓人放的。
一句話說得三人都笑起來。
三家有共同的買賣,也就有了共同好處,今後共進退就輕易多了。
她是族中輩分最高的,崔可茵要的就是她這句話。悄悄一拍掌,道:“如此就好,那我們各入一股如何?”
“好。”兩人齊聲道。
伉儷倆用完晚膳,周恒陪崔可茵漫步。崔可茵道:“是不是政事很煩心?”
這個期間冇有打算生養,宗室們吃飽無事,除了生孩子,還是生孩子。這孩子越生越多,支出卻冇有增加,不餓死纔怪呢。
“你曉得甚麼?”崔可茵白了他一眼,道:“崔家有族規,各房不能置私產。這樁買賣,端伯父也入股了的。”
待得在宴息室坐定,小呂氏又問起屋角的冰來,道:“你這宴息室風涼得很,何必放冰盆?如果著了涼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