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_第九百四十六章 萬國來朝(4)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皇上的臉上一向都帶著笑容,這類笑容讓人感遭到親熱,但這個笑容當中,流暴露來了強大的自傲,讓人隻能夠俯視。

如此獻俘的典禮結束。

外洋的那些使節,瞪大了眼睛看著站在奉天殿內裡的皇上,他們千萬想不到。如此富庶的大明王朝,如此強大的大明王朝,皇上竟然是如此的年青。

皇宮以內的寺人還是是存在的,不過他們已經不能夠參與到任何的政事當中。

公然,領侍衛內大臣梁興力呈現在奉天殿內裡,這預示著皇上已經進入到奉天殿。

這是一份捷報,首要就是外洋交戰以及遠征的戰果,捷報的描述非常平和,涓滴冇有鄙棄歐洲諸國的意義,實事求是的表述了戰役廝殺的環境,戰役所獲得的戰果,以及在歐洲與各國商談的環境,不過這份捷報,還是讓歐洲的諸多使節低下頭了,他們本來是聽不懂的,但禮部安排了專門的職員,站在他們的步隊當中,對捷報的內容予以了翻譯。

梁興力開端宣讀聖旨,這是皇上和朝廷決定對洪欣貴等人停止表揚的決定,表揚首要還是以物質上的嘉獎為主,關於升官的事件,皇上和朝廷都是非常慎重的,必必要顛末內閣當真商討以後,纔會終究做出決定的。

已經到了十一月,氣候非常酷寒,站在奉天殿以外,感受著呼呼吹過的北風,還真的是難以長時候忍耐,不過北風瑟瑟,步隊非常整齊,冇有誰說話,乃至聽不見咳嗽的聲音。

遵循徐望華的判定,當今皇上的睿智,超越了漢武大帝,以及唐太宗,這萬國來朝的禮節,怕也隻要本日纔算是真正的實現了,更加難能寶貴的是,皇上看重的並非是這些,皇上體貼的是大明王朝的昌隆,體貼的是大明百姓是不是能夠過上好日子,體貼的是大明朝廷在做任何與內裡聯絡事件的時候,是不是能夠真正保護本身的好處。

第一個典禮,是獻俘典禮。這是意味性的典禮,不需求押送被俘之人。並且這些被俘之人都是站在奉天殿內裡,冇有蒙受甚麼限定,一樣能夠看到皇上。

起首覲見皇上的是荷蘭的使節,接著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使節,將這三個使節放在最前麵,首要還是考慮到了即將入宮的三位公主。

統統官員都跪下了,包含部分的域外使節,也跟從跪下,那些外洋使節,目瞪口呆看著這統統,有聰明的使者,遵循本身國度的端方。單膝跪地施禮。

這大抵就是皇上說出來的有容乃大的意義。

最為首要的朝拜典禮終究開端了。

其他的嬪妃,則是跟從在皇上和皇後孃孃的身後,跟著走出了奉天殿。

紅色的城門緩緩翻開,禮部以及鴻臚寺的官員引領世人,徐行進入到城門當中。

徐望華想到了那句朕既天下的話語,包含先皇都曾經說出來過如許的話語,不過真正能夠當得起這句話語的,也就是當今的皇上了,被推許的漢武大帝、唐太宗等人,徐望華冇有見過,也不成能見到,不過當今的皇上,他是非常熟諳的。

十名被俘的軍官也被帶到了前麵,這就是獻俘了。

“皇上有旨,典禮正式開端。。。”

內閣大臣、都督府多數督、鄭家軍總兵鄭錦宏,內閣大臣、兵部尚書熊文燦,領著鄭家軍副總兵、都督府都督洪欣貴,戶部對外貿易司郎中鄭芝龍等人,在禮部官員的帶領之下,徐行走到了台階的上麵。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