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_第七百九十五章 不一般的調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裁撤應天巡撫、鳳陽巡撫、登萊巡撫等職務,浙江、山東、湖廣、四川、陝西等地,設置一個巡撫,以巡撫為最高長官,統領全省民肇事物,巡撫歸南京六部同一統領,代表南京六部統領本地的各級官吏,四品以下官吏可酌情調劑,報備南京六部,四品以上官員需呈報南京六部批準,方可調劑。

此中有些關頭處所,激發了極大的存眷,周延儒、楊廷樞、甘學闊、熊文燦和陳於泰等人,竟然能夠進入到核心層,這讓很多心存躊躇的官吏吃下了放心丸,隻要跟著鄭勳睿踏結結實做事情,之前是甚麼出身是不管帳較的。

按說如許的安排需求保持下去的。不過眼界不一樣的鄭勳睿,很快發明此中的題目,那就是如許的安排,無形當中架空了人才,讓其他情願憑藉之人望而卻步。

拔除徭役,改成官府以賦稅招募的情勢停止,各地不得強行以官府名義征召百姓做事,凡屬於農田水利改革、運河疏浚等工程,一概由官府拿錢雇傭勞力停止。

熊文燦出任戶部左侍郎。

鄭勳睿還是兼任南京兵部尚書,周延儒出任南京吏部尚書,徐望華出任南京戶部尚書,楊廷樞出任南京禮部尚書,鄭錦宏兼任南京刑部尚書,甘學闊出任南京工部尚書。

此舉不但獲得了老百姓的擁戴,也獲得了士大夫和商賈的擁戴,讓鄭勳睿提出的諸多新政能夠在湖廣和四川逐步的推開,統統的困難都能夠逐步的降服。

南京曾經是大明王朝的都城,建國天子朱元璋在這裡定都,厥後朱棣篡奪了侄兒朱允文的皇位,決定遷都北京,這讓南京有著特彆的職位,南直隸與其他的省也有著很大的分歧,南直隸冇有皇室王爺的封地,南京有著與都城差未幾的官僚機構,隻不過在權勢方麵完整不一樣,這裡一樣儲存著皇宮和錦衣衛等等,遵循朝廷的端方,南京應當是皇太子駐守的處所。

處所官府還是遵循本來之設置,不做大的變動,各府州縣包含巡撫衙門,須伶仃設立商貿房,或者商貿司,專管商貿賦稅事件,獨立於本來的六房以外,商貿房(司)的設立,以州縣為主,增能職員之配置,巡撫衙門和府衙,重點停止商貿賦稅征收之指導。

這些統統的儘力,結果很快表現出來,鄭家軍掌控了湖廣和四川等地以後,大量的官吏被調派去擔負各級的官員,將鄭勳睿的諸多思惟和主張敏捷的貫徹落實下去,至於說本來的諸多官吏,顛末巡撫衙門以及南京吏部的考校以後,有才氣的官吏到達南京插手學習,冇有才氣混日子的官吏判定裁撤,至於那些$℉,贓官貪吏,則是遭遭到懲辦,且是公開的懲辦。

自崇禎十六年正月月朔開端,南直隸、浙江、山東、陝西、湖廣和四川等地,糧食賦稅遵循二十抽一的比例征收,詳細征收體例另行下達細則,商貿賦稅遵循十五抽一的比例征收,詳細征收體例另行下達細則,嚴格推行官紳一體納糧之政策,上至王爺,下至平常百姓,嚴格遵循地盤多少征收農業賦稅。

這即是完整離開了大明朝廷。

南直隸各府州縣事物,由南京兵部代為統領,還是遵循本來的地區分彆,漕運總督代表南京六部賣力四府三州諸多事物,應天府代表南京六部賣力其他處所事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