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傳奇_第一百三十四章 震懾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第四道佈告,要求各地官府,此後凡是動用府庫的糧食,必須顛末知府衙門的同意,不然視為盜竊,不管觸及到誰,一概嚴懲,就算是有雄師來到了本地,要求供應糧草,也不準供應,大能夠將任務推給知府衙門。

這是他完整冇有想到的事情,廝殺不過方纔開端,神一魁就被斬殺,其麾下的軍士根基都投降了,落空了主帥,處於那樣的環境之下,逃脫是冇有路的,就算是不被抓到,餓死的可行性也是很大的。

諸多的流寇總算是弄清楚了,這個新任的延安府知府,本是殿試狀元,翰林修撰,不過隻是做了三個月的修撰,就出任了延安府知府,並且這位知府大人,隻要十七歲。

第一道佈告的號令非常簡樸,播種冬小麥,此舉作為考覈各級官吏的首要目標,非常在十月以內,將統統的冬小麥播種下去,如果有農戶貧乏種子,官府必必要供應。

延安府境內冇有設置衛所,因為這裡緊靠著的有寧夏前衛、寧夏中衛和寧夏後衛,另有榆林衛,這些衛所都是朝廷特彆存眷的衛所,範圍很大,衛所的邊兵很多,首要用於防備蒙古部落的侵襲,以是在延安府設置衛所,就冇有需求了。

鄭勳睿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清算延安府內的統統守備衙門。

但因為流寇的侵襲,延安府所轄的府州縣,全數都設立了守備衙門,軍士固然不是很多,但結合起來也很多了,這些守備衙門的軍士,戰役力孱羸,好多都是臨時招募和組建起來的,幾近冇有甚麼戰役力,拉出去戰役是不成能的,守城都吃力。

另有一種環境,那就是前任的三邊總督楊鶴,曾經招安了很多的流寇,將這些流寇首級多數安排在各地的守備衙門,當然這些人全數都再次的背叛了,但是他們投降以後,耗損了官府很多的糧食,再次背叛的時候,多多極少令各地的官府蒙受沉重的打擊。

知府衙門的佈告敏捷送到了延安府所屬的府州縣衙門。

下發了三道佈告,按說鄭勳睿應當到各地去看看了,不過他臨時冇有這個籌算,畢竟延安府還很不穩定,固然這些天冇有傳聞那裡遭碰到流寇的侵襲,可兒家隨便躲在甚麼處所,他是不成能曉得的,這個時候如果下去巡查,萬一遇見大範圍的流寇,呈現甚麼不測,那統統都完了,挽救的機遇都冇有。

下發了佈告以後,鄭勳睿冇有放心,他很清楚,因為人丁的大量流失,這一次冬小麥的播種,不容悲觀,播種的麵積不會很大,這也預示著來年的收成不會很大,再說氣候的身分是關頭,如果再來一次大旱,那他就隻要搬起石頭打天了。

他們本來是不會在乎的,但是鄭勳睿方纔上任,不過一天的時候,不沾泥和神一魁兩人都被斬殺了,並且不沾泥麾下的兩千五百多人,幾近被斬殺殆儘,冇有任何還手的機遇,另有神一魁,一樣冇有還手的機遇,兩千多軍士,絕大部分都投降了。

但是題目也呈現在這裡,延安府各地遭碰到太大的創傷,能夠說是非常的衰弱,這個時候隻能夠是漸漸的保養,突然脫手,能夠是雪上加霜,就說這守備衙門的軍士,俄然間全數裁撤,會激發龐大的震驚,並且延安府地區廣漠,知府衙門不成能在短時候顧及到那麼多的。

第三道佈告,要求各地守備衙門,動員統統的軍士,參與到冬小麥的播種事件中,各地按照軍士人數的多少,劃出詳細的播種任務,凡是完成任務的軍士,能夠獲得必然的嘉獎,凡是不能夠完成任務的軍士,當即裁撤,並且官府要嚴懲。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