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風暴_二八、慧眼琴心覓短詩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我在這裡已經招得人手……明天便能夠解纜,如是女人想要甚麼時候走?”

不過對柳如是小我的運氣,俞國振還是挺憐憫的,她甚麼都好,就是目光不好,看人不準,不管是陳子龍還是錢謙益,她喜好上的都是冇有擔負的。

“如是女人不一樣也冇有安息麼?”

她才十四歲的年紀,說出這番話來,竟然平靜自如,固然這個期間的女子多早熟,但是俞國振還是驚了一下,她這類脾氣,真與傳說中類似,敢愛敢恨呢。

“既然俞公子要聽,奴就為俞公子唱一曲吧。”想了會兒,她開口道。

俞國振避不受她的禮,隻是淡淡一笑:“趁便之勞,不敢當女人之謝。”

“聽張先生說,俞公子精通實學,是極聰明的人物……俞公子的實學,能說與奴聽聽麼?”過了好一會兒,柳如是感覺有些難堪,向俞國振問道。

張溥笑道:“方纔俞賢弟說他歸去途中要在金陵逗留,這事情總能夠奉求他,他是駕了艘三明瓦船來的,沿途有他照顧,佛兒儘管放心。”

他曉得這個名字,秦淮八豔中最有英俠之氣的一名,她出身固然卑賤,可她的靈魂卻能打動三百年後的一名大才子,那位博通中外的大學者,還專門為她考據了一部洋洋灑灑數十萬字的高文!

可惜,不對俞國振的胃口,是以,俞國振淡淡一笑:“我不會詩詞歌賦,既不是才子,也不是豪傑。”

“如是女人將辛稼軒的絕唱擺在了前頭,倒讓我不好做詩了。”張溥撓了撓頭,他自大天下之才,當然不會對付,沉吟好久,笑著道:“本日詩興未至,且待到下午,我們攜酒乘舟,前去垂虹亭,吟賞煙霞,再為如是女人賦詩一曲。”

一曲終罷,柳如是撩起眼瞼看了俞國振一眼,心中有些遺憾。

她一開口就引經據典,倒是極其飽學,她這個時候也隻不過十四歲,就熟讀了這麼多文章,倒讓俞國振有些汗顏。同時,俞國振心中微微一動,比起阿蓮,柳如是在讀書方麵天賦可真要強得太多!

說到這,他又道:“不過他現在年紀還小,隻能說是小豪傑,再過些年,才氣夠說是大豪傑,哈哈……”

這些題目讓柳如是起了興趣,她訝然道:“屈子《天問》裡,問的就是這些啊!柳河東先生做《天對》解之……”

朝雲是蘇東坡之妾,徐佛如許說,模糊就有將柳如是與張溥為妾之意,柳如是垂首不語,張溥見她模樣美麗,正要承諾,俄然心中一動,指著俞國振道:“佛兒何必說我,你看我這賢弟,年紀與如是正相稱,佛兒何不將如是拜托給他?”

此人喜好為彆人做主張,俞國振看了柳如是一眼,柳如是剛好也抬開端來看他,兩人目光相對,柳如是並不閃避,隻是微微暴露扣問的神情,那雙明麗的眼眸彷彿是在問可否同業。

她唱的曲子倒不是甚麼俚俗小調,而是一曲古樂曲,當唱到最後一句“少壯不儘力,老邁徒傷悲”時,她一歎三回,餘音在水麵上泛動。

唱完以後,柳如是抬眼看著俞國振,心中悄悄感喟,本身以歌聲鼓勵這位俞公子要肄業長進,隻是不知,他可否曉得本身歌中之意。

當日下午,他便載著柳如是回姑蘇,事情辦得過分順利,乃至比他設想的最好成果還要順利,本來在姑蘇放下的兩位堂兄就成了可有可無的閒棋。夜晚時分,他們進入姑蘇城,因為天氣已經很黑,以是便冇有登陸,隻是泊在了運河之畔。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