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風暴_六一六、金鼓緩敲試蛟龍(四)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天子命令,令黃得功移兵襄陽,壓抑張獻忠。”

黃得功是現在金陵小朝廷獨一可靠的武力,他具有雄師也近二十萬人,一向囤於淮河兩岸,固然金陵小朝廷的本意是防備俞國振南下,但實際上他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威脅著山`東。畢竟,背後有二十萬人呆著,不管如何俞國振也得留上一兩萬人防備。如果朱由崧本身提出調離黃得功,這不解表現出他對俞國振的美意,同時也表現出他超乎凡人的胸懷與計謀目光,倒要讓俞國振對這位汗青上名聲極汙的朱明後嗣刮目相看了。

田伯光一開口,當真如黃河之水滾滾不斷,就是顧家明這般與他慣熟之人,在中間聽了看了都隻感覺麵前星光直冒。

馮銓本來心機極好,他被人罵作閹黨禍國殃民也不知有多少年,向來不信“千夫所指無疾而終”的事理,但是被田伯光這年青的將軍一頓臭罵,讓貳心中肝火翻滾,更首要的是,他俄然間認識到,他如許的閹黨,在俞國振的手中,仍然是毫無前程!

是以,他大開中門,請馮銓來相見。馮銓從頓時下來,目光發直,鬚髮皆顫,他呆呆愣愣地向著大門走去。吳三桂看著他這一副蕉萃至極的模樣,就這般進了門,忙上前去扶將:“鹿庵先生,這是如何了?”

史可法從陳子龍口中獲得的動靜,讓全部東林都為之震驚,乃至讓他們暫緩與馬士英、阮大铖等閹黨的爭鬥,而是試圖與閹黨合作,讓朱由崧將黃得功調往襄陽。對於東林或者閹黨來講,甚麼都是能夠拿來作好處互換的,隻要能保住他們的統治者的職位,哪怕將金陵的小朝廷拿來互換也不是不成。

馮銓又是一個踉蹌,田伯光這話。給了他致命一擊!

“忙著選秀女的天子,起碼比隔著幾千裡指手劃腳的天子,要輕易對付很多。”

孫晉看著俞國振的目光,與旁人有很多分歧,滿眼都是讚美。他是東林乾將,同時是孫臨的親兄長,是以與俞國振也算是有支屬乾係。現在與俞國振有支屬乾係的方孔炤總督兩廣,張秉文總督山`東,固然中原體係中的總督普通隻是文職,冇有身兼守備司令之職便無權變更駐防的中原軍,但這二人都能夠說是一方大員了。

“莫非怕我在酒中下毒?”

話才說到這裡,他隻感覺心頭一痛,然後一口血便噴了出來,整小我也委頓下去,直接斷氣。

難怪俞國振清楚有強大的氣力,卻不急著一統天下,馮銓之類的閹黨豎儒此前一向覺得。俞國振這等行動是虛假,坐視百姓刻苦卻也不肯意背上篡國之名。現在才明白,俞國振隻是不肯意便宜了他們這些冬烘——他們火急但願俞國振早些定鼎天下,不過就是因為天下承平了,他們就好升官發財娶標緻女人,那裡真是考慮著動亂當中百姓的痛苦?

孫晉說到這,目光緊緊盯著俞國振,但願從俞國振臉上看出貳內心真的設法。他此次來,確切負擔著首要的任務,就象閹黨幾次摸索俞國振的籌算一樣,他們東林一樣也在幾次摸索。

固然東林不是甚麼好東西,俞國振與東林之間的衝突重重,乃至更加激化,遲早要到攤牌的境地,但是閹黨莫非就是甚麼好東西麼?俞國振可不是那種笨伯,獲咎了一邊,就非得跟著另一邊廝混——在俞國振看來,東林與閹黨,士紳和皇族,同是大明這棵老樹上的寄生藤蘿,它們吸乾了大明的養份,還試圖轉而來接收重生的中原養份,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事情!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