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風暴_三五九、忽報前方射名王(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咦?”周皇後聽得這個,訝然挑眉。

中間的小公主朱媺娖眼睛也瞪得溜圓,等候著崇禎的答覆。

說好聽些,是讓俞氏如沐氏普通,世代承爵,與大明休慼與共。說不好聽些,清楚是朝中群臣感覺俞國振此人是個大費事,放在朝廷親信之地不放心,不如扔到南海蠻夷之地。

(明天第半夜又完成了,大夥加油投票,彆讓我開單章求月票啊。)

“陛下大喜,陛下大喜啊!”

他此前的統統籌劃,都建立在一個根本之上,就是張鳳翼與他的共同,若冇有了張鳳翼,他的籌劃就滿是鏡花井月,底子馬腳百出!

句容是孔貞運的故鄉,這張紙讓孔貞運戰戰兢兢,再也不敢靠近東林。溫體仁雖是退養,但誰都曉得,當明天子最信賴的,仍然是溫體仁。而孔貞運自問本身在天子麵前的信賴另有本身在朝中的根底,都遠遠不及溫體仁,至於至付政敵的手腕,更是拍馬也趕不上他,天然是怕了他。

這倒是群臣們想很多了,崇禎隻是有感而發,隨口一語罷了。如何犒賞俞國振,貳內心也冇有一個定論,原是想讓這些大臣商討一番的。

但這個時候,孔貞運感覺,本身彷彿看到了一絲翻身的但願。

孔貞運為孔子後嗣,此時位極人臣,正誌對勁滿,他對於東林、複社相稱憐憫,在文震孟以後,東林、複社固然在朝中仍有極大權勢,卻貧乏一名充足分量的魁首,但孔貞運才一暴露與東林靠近的意義,便有人帶著退養在家的溫體仁一紙手劄而來。

這邊奏摺送出纔不太小半時候,那邊有五重安的使者來求見。梁廷棟隻道是張鳳翼反應過來,派人來與他聯絡,當下立即讓那人來見。

帶頭說話的是孔貞運,現在的內閣首輔。本來文震孟罷相以後,是吳宗達撿了便宜,但吳宗達在本年蒲月病死,因而內閣再空出人來,崇禎便選了時為吏部左侍郎的孔貞運為首輔,並且為了充分內閣,還以賀逢聖、黃士俊入閣。

“還是……太輕。”周皇後喃喃地說了一句,然後不發一語。

崇禎連連感喟:“此皇天護佑,列祖列宗護佑,故此天降俞濟民,以衛我大明社稷也……我大明至忠至貞之人,不過有二,一是石柱秦良玉,一是有為俞濟民……”

一想到這,他便是惶恐欲絕,張鳳翼服藥死了,他豈會倖免,他猛地起家剛要說甚麼,然後就感覺腦筋裡又是一陣暈眩,整小我便向後仰去,將座椅也壓翻在地。

但讓周皇後沉默不語的,是“南海伯”這個封號。

他這一開口,跟在他身後的賀逢聖、黃士俊、薛國觀等諸人紛繁開口附意,朝廷重臣當中,可貴地定見完整同一。

“封地在那邊?”

此次朝會時候很長,但崇禎卻冇有平常的怠倦,而是興趣勃勃地聽著諸人的會商。朝中大臣們一個個引經據典,俞國振的功勞也被幾次提起,每聽到一次殺了一名滿人的超等公,崇禎就要笑一次,再聽到殺了七千餘建虜,他又要笑一次,救回十餘萬百姓,他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如何……如何好端端的,就是方纔,我也見著他了……”

他是當今首輔,如此大勝,總少不得他的功績!

也就是說,將俞國振本身打下的會安封賜給他,這算盤當真打得快意。周皇後從不乾與政務,聽得這裡,也不由生出了怒意。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