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風暴_四一九、幟焰赫赫看囂張(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方孔炤曉得,如果報歉管用,還要國法做甚麼,俞國振也不會因為孫臨的報歉而象以往那樣給孫臨更多的援助,兩人的情分,畢竟因為孫臨的粗心而淡了。

“三萬精銳要撼動其不易,而三十萬烏合之眾,隻要撼動其數千人逃脫,餘眾必潰,那三萬精銳也會擺盪。”

“濟民,獻賊仍擁眾三十萬,我們不等熊總理,就這般去與之戰,勝算多少?”

在向來口不出惡言的方孔炤嘴裡,這話就是很峻厲的攻訐,不過同時也模糊為孫臨討情之意。俞國振笑了笑:“伯父放心,克鹹兄長之前是幼年氣盛。事經得少,不免有浮滑之時,現在身為一鎮大將,朝廷打消東江以後,更是直麵建虜,他會一天比一天強的。”

但成果就是俞國振毫不躊躇地減少了支撐,從啟事支撐他一萬二千人馬的設備東西,變成了隻支撐他三千人馬,一口氣就減掉了九千,還將霍彥完整從虎衛斷根出去。孫臨這個時候才曉得不妙,可貳心氣又傲岸,不肯意厚下臉皮來向俞國振討情,因而少不得就在給方孔炤的家書中抱怨幾句。

去找熊文燦告狀固然是俞國振拾唆的,但也是方孔炤本身的意義,高大柱跟了他有一年多的時候,固然在這過程中操縱他的資本,往俞國振那邊送了兩千多十七歲以下的少年虎衛和幾萬百姓,可這是方孔炤默許的,這麼些人總得給他們有條活路,製止他們從賊。何況在這一年多時候裡,高大柱練出了一萬五千有模有樣的湖廣兵,相稱極力。以是,方孔炤也想為高大柱出一口氣,隻不過熊文燦的偏袒程度還出乎他的料想。

“這個方孔炤,為何膽小如此?”貳心中憂怒,當真是茶不思飯不想,坐在虎帳中一籌莫展。

俞國振從左良玉營中挽救出來的女子。多達八千餘人,此中慘狀,自不須言。左良玉橫行於湖廣、中州、南直隸,名義上追寇剿賊,實際上是跟著流寇以後劫奪。所謂匪過如梳兵過如篦,便是說左良玉部比起流寇還要殘暴。此火線孔炤或有耳聞,可並無目睹,是以能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現在俞國振用船將八千餘女子運回嶽州府,籌辦在那邊稍稍逗留。他卻不能再裝冇看到了。

就在熊文燦還在吼怒的時候,第三批邏騎趕了返來。

“既是如此,濟民你就罷休施為,我隻是跟著你,當個泥胎木塑罷了。”想到能夠消弭獻賊對於湖廣的威脅,方孔炤笑著道。

左良玉喉節動了一下,對熊文燦於軍略上的蠢實在忍不住了。

“方孔炤竟然敢在沙頭安營,此地距獻賊如此之近,他兵少,不求速戰,竟然還安營!”熊文燦又在吼怒了。

方孔炤在給他的軍報中,請他帶兵向北,在荊`門至當`陽一帶阻住獻賊退路,或者是併力合擊,將獻賊滅於荊`州城下。但這兩個挑選,熊文燦一個都不肯意——他實在不看好方孔炤此次反擊,如果方孔炤敗了,他豈不要去為其清算殘局?

敗了的話,不但好不輕易穩定下來的荊楚局麵再度崩壞,並且朝廷必定究查,熊文燦當然能夠拋出方孔炤不聽批示來推辭任務,但他也討不得甚麼好處,朝廷畢竟還是要打他板子!

方孔炤神采更加陰沉得可駭。隻不過此次不是為了俞國振的妄為,而是因為左良玉。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