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風暴_五四二、半是英雄半為梟(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而王浩然對於身份的轉換也極其天然,之前他與俞國振有一半朋友乾係,但現在,他就是比較純真的部下了。

新襄兵器之名,現在天下皆知。就連建虜,都拐彎抹角小範圍地求購新襄兵器。不過建虜曉得他們在新襄是買不到的,是以他們的手腕就是尋大明官兵以雙倍價采辦。比如說一枝虎衛乙型火槍,新襄賣給朝廷是十兩銀子,而建虜就出二十兩銀子。

“南海伯,鄙人另有幾句話,是闖王與李岩將軍叮嚀的。”李過聽得如許就要打發本身分開,他擔憂俞國振采取遲延之術,是以開口掀出了底牌:“闖王曉得南海伯需求人丁,闖王能夠將饑民送至徐州,請南海伯運回南邊安設。”

李自成身邊公然有了高人指導,難怪這兩年他行事與疇昔都分歧了,劫奪的少了,運營處所的反而多了。

多爾袞的信中內容相稱和睦,說三年前在山`東一晤,而後不敢相望,但因為分屬敵國,故此未致問候。現在舊事已遠,兩邊該當向前看,是以多爾袞說情願與新襄商討朝鮮一分為二之事,並且另有一個建議,便是答應新襄的商品自朝鮮轉口至大清。

俞國振向李過笑道:“二位遠道來甚是辛苦,先安排二位歇息一下,至於闖王的事情,容後再議……”

俞國振看了這封信一眼,標緻的字體,但署名卻讓他眼中寒芒明滅。

這倒奇了,先是李自成派來了使者,接著多爾袞給他來了信,再加上一個前些日子又到欽`州的欽使範閒,如果張獻忠再派人來,那麼這些使者能夠湊成一桌打牌了。

“多爾袞這廝可比李自成難對於,除非李自成完整聽李岩的建議,不然李自成還不是他的敵手。”俞國振冷靜地想:“這廝寄信過來,莫非他嗅到了甚麼意向,或者說,是多爾袞與李自成都感覺,本身冬眠一年,已經冇有了當初的銳氣?”

這又是一個讓俞國振不測的前提,俞國振看著平靜自如的李過,又看了看一臉安靜的李牟,不得不承認,李自成在本來的汗青中能做出顛覆崇禎的事情,其心性之上,確切有過人之處。

這是俞國振的缺點,卻也是俞國振最強之處,恰是因為他有這個缺點,他纔沒有立即帶兵北大將崇禎從天子寶座上趕下來――如許痛快是痛快,卻隻能在中原製造更多的混亂。也恰是因為他有這個最強之處,以是來到新襄的百姓,不管處置甚麼事情,都能用十二分的精力,順著他指明的方向去儘力。

“大清攝政睿親王多爾袞上。”

即便這是李岩指導的,李自成能承諾下來,也是非同小可。

俞國振點了連續串的名字,此中便有王浩然。當王浩然被找到時,他方纔在參謀室裡與同為參謀的幾個火伴停止了一場兵棋推演,因為鎮靜,他額頭都是精密的汗水,聽得呼喚,倉猝抹了一把臉後,便趕向了俞國振的辦公室。

新襄能在這麼短的時候內完成本來汗青上需求幾十年才氣完成的技術堆集,靠的不就是這些百姓們的昂揚圖強麼。

“是建虜令朝鮮國轉交的,方纔由耽羅轉來。”

“老將倒是冇有寫信說本身的定見,約莫是他也有些發矇了。”俞國振拆開信,那信封已經被拆過,證明安然職員早就試過其上無毒,是以他纔敢如此拆信。

“闖王籌辦率軍東進,直逼鳳陽,天然就在徐`州一帶交割糧食。請南海伯放心,闖王雄師,絕對不會進入山`東與皖南,便是南直隸,也僅是徐`州一城,這也是為了便利南海伯船隊順運河運糧。”李過淺笑起來:“至於財帛,闖王說了,南海伯心繫百姓。糧價必不會太貴,固然我們闖軍較窮,砸鍋賣鐵湊一湊,也能買一些糧食,能多救一個百姓。便多救一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