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風暴_五、若非前緣豈有巧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她說完以後,便快步出了門,那小女人咕咭一聲笑了起來:“還是姐姐聰明,難住她啦!”

她纔是七八歲的模樣,長得粉雕玉琢般,歡笑當中,一雙眼睛彎成了新月兒,外頭的大風大雨冇有讓她感覺害怕,反而讓她感覺鎮靜。

時價晚明,裹腳之風正盛,江淮一帶不裹腳的閨秀還真未幾。那少女雙頰飛紅,臉上羞意難當,她固然家道中落投奔親族,可也是王謝之女,如許被人看著腳,實在是極大的不當。

小仆人應當就是剛纔見到的阿誰十五六歲的少年了,少女聽她說得如許崇拜,心中感覺風趣,當然也有點小不平氣,要曉得,在她心中,她那申明遠揚的堂兄都當不起天下事情無所不知的讚譽,何況這個鄉野少年?

“休要動彆人家的東西!”那少女神采沉了下來。

幸虧江淮民風比起彆處要開放些,不然這少女也不成能進入俞國振家。

“距南北兩極相稱之周線為赤道……不太小仆人說,應是大地自轉時最長的周線!”

他嘴中叮嚀,內心卻狂跳起來,目光也不由有些迷亂。幸虧那少女恰好聽到他的叮嚀曉得他是仆人,向他福了一福,冇有看到,不然定然會將他當作登徒子,底子不敢進屋。

“小蓮,引這兩位蜜斯出來。”俞國振向後叮嚀道:“高嬸,燒盆炭火,讓客人暖暖。”

披著蓑衣的船工赤著腳,直接就跳到了岸邊,他突入雨中,過了半晌又衝了返來:“這家仆人專門辟出正屋,家裡也有仆婦丫環,蜜斯能夠登陸避一避――這風可真大!”

那婦人向船工揮了揮手:“老馬,上去看看,如有女眷,問一下是否便利我們避避風波!”

那仆婦聽不明白他為甚麼要誇大與二公二侯的俞家冇有乾係,要曉得,在巢湖四周,本朝初救國太祖天子一父三子二公二侯的俞家但是最為馳名!倒是那十三四歲的少女目光微微一凝,如有所思。

不一會兒,便有一個半大的小子衝了過來,除了帶來了五件蓑衣,另有三把油紙傘,隻不過這麼大的風中,油紙傘很難撐起。

高不胖去的快,來的也快,隻是兩日工夫,他就回到了襄安,他帶回的動靜讓俞國振心中更有底氣。

“俞,我家仆人說了,是黃帝時俞拊後嗣,與二公二侯的俞家冇有乾係。”

“這是我們家小官人教大柱二柱算數。”中間的小蓮年紀比她隻小上歲許,看到她如許驚奇,天然很高傲隧道:“我家小仆人曉得的東西最多,不管是西夷還是東倭,另有北虜南蠻,天下的事情冇有我家小仆人不懂的!”

她看到紙上那精密的筆跡,恰是阿拉伯數字。此時恰是西學第一次東漸之時,大明有識之士和先進的士大夫中,很有些人主動自發地學習這些來自西方的科學技術,而不是象後代偽清那般被打得連褲衩都不剩,這纔想到要師夷長技以製夷。少女家學淵源,固然她家是世代大儒,可她的堂哥卻曾在福建向熊明遇學過一些西學,故此曉得這些數字。而她一貫佩服堂兄,經常向之請講授問,是以也能勉強認出一些來。

小女人卻並不太害怕,隻是吐了吐舌頭,又看了一眼那紙,終究還是捺不住獵奇心:“姐姐,他們放在這裡,想必是不怕人看的,你看,這寫的是甚麼,為甚麼我認不得幾個字?”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