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風暴_一八一、千秋一道統(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若不是年初桐城民亂,讓他被調到了這一帶來,他幾近就想不到,如此靠近應天府的親信之地,守備竟然如此鬆弛,不但兵額完整不滿員,就是勉強湊出來的那些兵,也一個個東倒西歪,如同冇有吃飽飯的饑民普通。

俞國振點了點頭:“五叔的事情,我已經傳聞了,二伯儘管放心,這口氣,我定然替五叔出了。”

他口中如許說,實際上是但願史可法出麵招方以智來,他自家曉得,為了俞國振的事情,方以智已經和他產生過幾次爭論,如果再想借方以智之手迫俞國振交出活字印刷術,隻怕方以智起首就要與他割席。

“出去。”史可法道。

張溥。

“此事還須從速,我猜想,俞濟民總要返來過年的,他返來時,方密之恰好來,既可化解此前曲解,又能讓他為國效力。”張溥笑道:“我麵子不敷大,方密之那邊倒是能夠說上話,但仁植先生那邊就不成了,還得道鄰兄出麵。”

“豈與夫庸儒末學,文過飾非,使夫問者緘辭社口,思疑不展,若斯罷了哉?”

“他終究……返來了?”史可法聞言雙眉一動。

他正思考間,門被推開,一個年紀與他相仿的人走了出去。

“天如賢弟,比不得你落拓啊。”史可法看著張溥,很有些無法:“身荷國恩,分守一方,現在卻連三千可戰之兵都湊不出來,莫非我隻是在屍餐素位?”

“國振,你可算返來了!”獲得通稟的俞宜勤來到船埠上,看著黑瘦了些的俞國振,貳心中儘是感慨。

乃至比年初擊敗了桐城民變的襄安巡檢司,派來供他檢選的兵員,也就是四十個老弱病殘,那裡有傳說中的精銳模樣!

但越是如此,他便越感覺心中不安,安慶、廬州,這是江左重鎮,可這兩府當中,竟然冇有可守之兵!

“阿誰俞宜軒,一口咬定毫不知情,隻要俞國振才曉得,而俞國振外出遠遊,不知所至。”史可法歎了口氣:“這些劣紳惡霸,為禍鄉裡,橫行犯警,隻恨未有把柄,並且……我以軍法責其軍棍尚可,真要砍他……”

史可法有些弄不明白,本身上任數月以來,一向都是忙,忙得不成開交,但是為何就是冇有一支足堪利用的官兵。

他是曉得言論的能力的,舊年溫體仁之弟溫育仁欲入複社而不得,便指令人寫了個腳本《綠牡丹》四周傳唱,將複社諸人中少數不學無術沽名釣譽者實在調侃了一番,讓張溥、張采好生尷尬。這件事情,讓一向把握著言論力量的張溥認識到了危急,言論是雙刃劍,把握在他手中,天然是幫助君子君子斷根奸佞小人的利器,但是把握在彆人手裡,就算不成為助紂為虐的東西,總也是明珠暗投。

故此,俞家的全套活字印刷術,必須交由他來掌控,起碼,要讓俞家所出的《風暴集》、《民生雜記》隻要東林和複社的聲音,而不要去弄些甚麼雜學。

“稟大老爺,安慶來的動靜,有為俞國振,乘船順江而下,在安慶盤桓了一日,現在應當已經是到了襄安。”

“國振,此次……南行尚好吧?”俞宜勤決定還是茬開話題,將俞國振的重視力轉到南邊去。

“哼,不過是一個豪強,這等人,最是國之蛀蟲!”史可法冷冷哼了聲:“他年初時能帶人剿除黃文鼎之輩,現在要他將巡檢兵丁交出,他卻拿些老弱來敷衍,不解君父之居,其心可誅!”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