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風暴_一零四、閣老遇天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嗬嗬。”俞國振笑了笑,冇有出聲。

“我知你向來有忠義之心,這甚好,甚好。”方孔炤又道:“《春秋》多讀。於你極有好處。”

“為何?”

可俞國振精通雜學、實學和西學,恰好對八股之道冇有任何興趣!

“老夫曉得,你練兵不易,便是一個種珠之術,也不能獨專其利。不過……你莫要當天下人儘是傻子,藐視天下豪傑,便是桐城當中,除了老夫,看破此事的人數也很多!”

見他這般模樣,方孔炤便冇有再敲打,而是饒有興趣地去看家衛少年操演。藉著這機遇,方以智將俞國振拉到一邊道:“當初周延儒因為你,去了內閣首輔之位,現在何如寵又因為你,未能登上內閣首輔之位,朝中有人言,你命裡妨首輔。不過,複社裡幾位卻說,你妨的不但是首輔,凡是閣老,你幾近都能壞了他們的功德,便是徐閣老,收到你的請教信以後不久便故去,故此,你現在有個閣老天敵的外號了!”

“長輩不知。”

“是。”

現在家衛少年的來源是登萊之亂後落空故裡的孤兒,但如果兵力擴大,僅靠這個是不敷的。從農家招募兵源,本土認識大多極強,保護本身故裡尚可,可要拉著他們去外埠廝殺,那麼戰役力就會打扣頭了,除非俞國振能夠逆六合現在就弄出身帶光環的“政委”來。

“我明白你之意義,當初戚繼光募兵,首選礦工,便是為此啊。”

“恰是,礦工與工坊相類,在地下掘石挖礦,若無規律,那便是死路一條。”俞國振點頭。

但當有人提出請致仕在家的閣老何如寵再度入閣就任首輔之時,溫體仁所矚意的吏部尚書謝升卻出奏,說何如寵乃至仕大學士之身,賊起時隻知避往南京,無半策能夠平亂,其人老庸碌碌,不敷大任,倒是方孔炤有策畫,堂弟之事與之無關,宜起複任用。

此時文人想要將本身的高文印成書冊可不輕易,雕版耗時耗力耗錢,冇有個豐富的家底,底子做不成此事。並且普通雕版粗陋,便是印出來筆跡也有些恍惚,哪有俞國振印出的書,字字珠圓玉潤,便是用細筆寫的小楷,也不過如此。

俞國振頓時赧然,他明白方孔炤意義了,這實在並不是在找他要銀子,而是奉告他,他私吞了亂賊銀錢的事情,方孔炤是一清二楚!

俞國振笑道:“你當雕版不要時候,哪有那麼多新書!”

“是,是……”

本來桐城彈壓之事。俞國振對於這功績冇有甚麼興趣,是以在給崇禎天子的奏摺當中,是說方孔炤發覺異變,暗調俞國振來桐城,一舉破賊。總之運籌帷幄之功,儘歸了方孔炤,臨陣批示之功。則歸了俞宜軒。朝議當中,對如何獎掖這二人功勞,很有一番爭議。最後之時,溫體仁一黨都是反對給方孔炤論功的,以為形成民變的劣紳之一方應乾乃是方孔炤堂弟,他隻能算是將功補過。

“比來可有新書印出來,從速拿來給我瞧瞧!”調侃了俞國振幾句,方以智又道。

方孔炤也就是憑著謝升一句話,複任南京尚寶司卿,不過這隻是因為臨時冇有合適的位置,從北京來的動靜中,方孔炤已經“簡在帝心”,一有合適的空缺,便會任命他。

這與當初將周延儒趕出朝廷時的說辭幾近如出一轍,同是用一人的功勞,反襯另一人的無能。恰好崇禎天子吃這一套,因為這是就事論事,顯得極其公道。以是他便改了主張,直接任命溫體仁為內閣首輔,這就完整絕了何如寵複出之途。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