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馬士英來講,這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參與了擁立,立有擁立之功,今後他將是史可法之下第二人,入閣拜相不在話下。
既然北京淪亡,勤王已經冇成心義,史可法遂駐紮在浦口,焦心的等著北方的動靜,他要確認崇禎是否還活著。但是各種動靜紛繁而來,有的說崇禎就義,也有的說崇禎已經沿著海路南下,眾說紛繁、莫一是從。
而江北四鎮軍閥因為擁立之功,一個個變得飛揚放肆,今後再也不肯服從朝廷的旨意。而南明朝廷也落空了節製處所軍閥的權威。這也形成了南明覆亡的直接啟事。
當然,在這一世,有了陳越,因而便有了變數。
史可法和馬士英密商的成果是,以親以賢,惟桂乃可。福王和桂王都是神宗的子孫,而福王品德才氣比不上桂王,以是立桂王最為合適。至於神宗的另一個兒子惠王朱常潤科學佛教,不懂世事,不再考慮之列。
眼看著帝位即將旁落,福王朱由菘天然不會甘心,奧妙聯絡了盧九德,然後由盧九德出麵,壓服高傑劉良佐黃得功等將。
至於徐州一帶的明軍,據查,徐州確切駐有高傑軍,不過眼下高傑軍的主力卻不在徐州,徐州城內隻要少部分兵力駐守。
既然崇禎身故,國不成一日無君,必須從藩王中遴選一人即位稱帝。史可法身為南京兵部尚書,南京文臣之首,遴選藩王即位的事情當然下落在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