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好女婿_第693章 襄陽戰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幸虧李過計謀認識還算不錯,一攻陷荊州以後,便敏捷調派軍隊攻占了荊門,這才使得入襄陽的門路通暢無阻。

而要進入中原,擋在順軍麵前的便是鄭森的襄陽軍,必必要攻陷襄陽,順軍才氣進入北方天高海闊。

固然立了李自成的弟弟李自敬為大順天子,可諸將卻冇人把這位天子當一回事,而是看作大將軍李過的傀儡罷了。李自敬常日裡連話都說倒黴索,又能有甚麼嚴肅?天然冇有號令諸將的本領。以是順軍諸將名義上附屬一軍,實際上各位將軍都是各行其是,視軍隊為本身的禁臠,底子不答應彆人介入,哪怕是以大順天子的名義。

順軍是在中原生長強大,在北方有著廣漠的大眾根本,而現在明朝自顧不暇有力管控北方,而滿清方纔經曆一場大敗,氣力折損嚴峻,八旗兵無敵的神話已經幻滅,清廷內部更是衝突重重,山東河北各地百姓叛逆頻繁令清廷疲於對付。以是現在恰是往北生長,攻略中原乃至打回陝西故鄉的天賜良機。

以是,對打下襄陽,順軍諸將不以為有多難。

在荊州休整了足足一個多月今後,順軍這才緩過氣來,抄掠士紳富戶,征召窮戶參軍,把能戰的軍隊人數規複到了十萬人。

然後,李過調集諸將開端商討下一步的意向。此時的順軍占有在長江以北漢水以西襄陽以南這塊地區上。除了李過帶領本部兩萬餘人坐鎮荊州府城江陵以外,袁宗第等諸將各帶本部駐紮在其他州縣,各有本身的地盤。

大明襄陽巡撫鄭森一開端試圖帶兵向順軍建議反擊,卻在宜城被順軍擊敗,損兵千人,靠著鄭鴻逵海軍從漢水的策應才撤回了襄陽城。

而順軍本身來講,也存在著莫大的題目,順軍全數人數雖有十三四萬之多,此中卻包含著隨軍一起的家眷,拋去老弱婦孺以後,真正能用來作戰的軍隊也就六萬不足,並且分屬李過、袁宗第、高一功、白旺、賀珍、田見秀、劉體純數將統領。

鄭家軍固然兵甲鋒利可謂精銳,其水軍戰艦雄霸東南,但其步兵也不過寥寥,比其他明軍強不了太多,更冇有縱橫中原多年的順軍戰役經曆豐富。

荊州一戰,在冰天雪地中和郝搖旗苦戰了半個多月,順軍兵士傷亡慘痛之極,底子冇有再戰的本錢。以是當張獻忠張定國帶著大西軍在湖廣江西攻城掠地之時,順軍諸部卻躲在荊州府黯然養傷,隻占有了荊門、沔陽州、江陵數個州縣,一未向北打擊襄陽,也未度過漢水向郝搖旗策動打擊。

以是,攻打襄陽勢在必行!

首戰勝利,順軍開端攻打襄陽城,但是在城高濠深的襄陽城前,卻撞了一臉的血。

留高一功田見秀駐守江陵沔陽州,李過以及其他諸將悉數出征,向著襄陽策動打擊。

崇禎十八年三月初,李過袁宗第等順軍諸將帶領七萬雄師經荊門州攻入了襄陽府,前後占據了宜城南漳穀城諸縣,從西南兩麵逼近襄陽城。

顛末商討今後,決定抽調軍隊七萬人攻打襄陽,留下兩三萬駐守荊州,製止郝搖旗部能夠的打擊偷襲。

從荊州攻打襄陽,如果不走漢水水路打擊的話,便隻要走荊門一條途徑,因為荊州西部便是連綴的山脈,荊山武當山和東川群山連成一片。

當然順軍也能夠挑選向東攻打郝搖旗部,攻略承天府、德安府。但是從承天德安往北,是連綴千裡的桐柏山大彆山,底子冇法進入中原。而從承天府往東南則是漢陽九江,是西軍的進軍方向。早在出川攻打荊州之前,李過和張定國已經商定好,全部長江以南是西軍攻略的地盤,北方纔是順軍生長的方向。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