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洪英傳_第181章 君臣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陛下,位高則責重,臣眼下隻想一心辦好學館罷了,怕會顧此而失彼。隻要有陛下的信賴,官職大小,並不首要。”

自古成大事者,必不以小利為念。如果一朝得誌,便透露貪性,斂財收地,一點兒便宜也不放過,那必定隻能是個歡愉的小人物。

“愛卿,你這一招以假亂真,還真是管用。今後,如有需用銀兩之處,朕當就教愛卿,再給朕出些主張來。”

從幾次朱由校訂本身稱呼的竄改,就很顯而易見。

朱由校得知陳大道用襟曲解稅製,當然不成能還用他做戶部尚書。但是,殷複聲還不想與楚黨人產生牴觸,故而推讓。當然,另一方麵的啟事是,他不想升這麼快,畢竟他在朝中根底不穩,槍打出頭鳥。升的快,隻怕他日,摔的也慘。

不過,這倒也是能夠瞭解的。

“凡成心入戶部任職官員者,當上書自薦,並附一份《充盈國庫論》。”

殷複聲小聲道:“陛下,快錢不難,隻需一個名頭……”

“那,又當如何辯其才氣?”

殷複聲是在這副身材的原主還很小的時候,他就奪舍而來。以是,當時的他,在體味到本身所處的汗青期間以後,曉得本身所處亂世,不管為本身還是為彆人,都不能妄圖小利。

“恰是。工部右侍郎趙南星,為人詩詞歌賦俱佳,為禮部尚書最為合適。至於吏部,臣眼下不知該保舉何人,但是,臣有個主張,陛下明日早朝,一試便知何人勝任。”

朱由校躊躇道:“但是,眼下,六部多職懸空,不能不補。殷愛卿,可有人推舉?”

“先減,後免,再除。”

向來君王多猜忌,殷複聲又豈會看不出來。

朱由校不覺得意,“也就隻要愛卿之策,才更能整治那幾個朝堂老臣呀,哈哈哈……”

“陛下,關於戶部官員的任免,當以才氣為先。臣有一策,不知是否可行?”

“陛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拔除,當行三步。”

殷複聲接著解釋道:“陛下可先下旨減少優免田畝之數,以後,逐步遞加。”

不想堂堂大明天子,竟然要靠坑蒙誘騙的主張,給本身籌錢。真是聞著好笑,又可悲~

“趙南星~”

朱由校一怔,細心想來,彷彿有所頓悟,緩緩點頭,“嗯~~,公然好體例。愛卿公然分歧於滿朝大臣。你的這些體例,永久都是出乎朕之預感呀。今後,朕那經常宣你入宮,與朕好好說說你這滿腹的主張。哈哈哈……”

殷複聲擺佈看看,朱由校體味,當即支開一眾寺人奴婢。

聞言,殷複聲滿頭黑線。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