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洪英傳_第89章 李永芳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一提到這丟臉的二傻子髮型,李永芳也是一腦袋官司。

殷複聲笑了笑,在牢房中踱了兩步,問道:“鄙人聽聞,李將軍在遼東一帶,甚得民氣。不知此事是否失實?”

“等等!”李永芳隨後大喝。

殷複聲彎起嘴角,笑得那般意味深長……

李永芳一聽,麵沉不悅,“永芳已不再是明朝之將,請勿以遊擊相稱。”

李永芳一怔,方纔還挺客氣的小墨客,話鋒一轉,竟有挖苦之意。

李永芳頓足捶胸,一派追悔莫及之態。

李永芳眼含熱淚,衝動不已,“如此,永芳……,願降!”

“大明待將軍不薄,將軍為何薄待大明?”

“鄙人並非和尚羽士,隻是,民族危亡與酒色財權,孰輕孰重?鄙人分得清楚。我倒要問問將軍,你剃髮如此,焉有臉孔見父母宗祖?”

李永芳不語,隻決然看著殷複聲。

李永芳再次沉默。

其言也不無事理。

“慢來!”李永芳攔住殷複聲,遊移道:“永芳乃罪臣之身,不立奇功,焉能迴歸?”

暗淡當中,牢房外站立一人,清清臒瘦,斯斯文文一白麪墨客。

“唉~”半晌,殷複聲輕歎一聲,模糊帶著些可惜道:“鄙人言儘於此,李將軍是降是死,全在一念之間。鄙人告彆!”說罷要走。

聞言,殷複聲頓了頓,淡然道:“陛下猜忌的,不過擁兵自重者,廷臣所爭的,不過權力之高者。鄙人不追名,不逐利,更不喜弄權。甘心做一個無品無級的邊關謀士。我猜,他們也不會花心機在我如許一個小人物身上吧。”

仲春初春,巡撫衙門大牢裡,還是嗬氣成冰,北風砭骨。

殷複聲歎道:“鄙人身為中原子民,保衛漢土責無旁貸,怎會在乎品級之爭。倒是,鄙人方纔,聽李將軍一席話,深為將軍可惜。將軍乃有識之士,若能重返大明,鄙人情願為將軍保舉。隻要大明有將軍如此敢言之人,肅除奸佞,是遲早之事。”

“嗬,此言不虛。李或人無才無德,唯與人交善,待人誠心。以是,遼東之人,對李某皆心悅誠服,至心以待。不然,當年李某棄暗投明,歸順大汗,遼東上至將官,下至百姓,為何紛繁來投,且誠懇歸降呢。”

但是,李永芳自幼也是念著:身材髮膚受之父母,這句話長大的。剃髮時,多少有些逆反心機,也感覺是莫大的熱誠。

墨客一揖,“鄙人姓殷,名複聲,是個……武狀元。”

殷複聲持續道:“莫說有我在,建虜必亡。即便他日勝了,你李永芳終將是漢人眼中的熱誠,你的名字將遺臭萬年,你的子孫,也會世世代代遭人鄙棄。”

李永芳雖為叛將,倒是看清了時勢,對人對事闡發透辟,難怪,努爾哈赤得了他,更如虎添翼普通。

殷複聲微闔二目,與暗淡當中,細細核閱李永芳神情的奧妙竄改。

遊擊乃是李永芳為明將時的官銜。

說罷,殷複聲冷哼一聲,森然道:“李將軍放著好端端的大明豪傑不做,卻恰好要做臭名昭著的漢奸,將軍究竟為何人守忠?恕鄙人實難瞭解。”

俄然,牢門門鎖響動,李永芳緩緩展開眼睛。

當初,他也不肯意,可冇體例。入鄉順俗,隻得剃了,留髮不留頭麼。

“若狀元公信賴永芳,永芳願以奴酋的項上人頭,作為大禮,獻於巡撫大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