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金手指_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要開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祖大壽也不是傻子,他天然看到了那已經對準了城牆的紅夷大炮。再聽使者那番話,先是感慨孫承宗甚麼時候那麼本事,竟然把後金的親王給殺了?隨即感覺本身真的不利了,後金的親王給殺了,本身還能奉迎?

很衝突的一個表情,但也不是不難瞭解。

後金按兵不動這段時候,孫承宗在整合兵力的同時,也是把之前收割了的五百多韃子的首級硝製好送到了北直隸。一次戰役殺了五百多韃子,這也算是一場大捷了。要曉得以今後金南下,關寧軍能夠殺死二百真韃子,那也能夠看作是大捷了,現在五百多真韃子的首級,這還不算大捷,那另有甚麼能夠算是大捷?

眼看祖大壽冇有反應,黃台吉可不會客氣,立即下達了打擊的號令。

但是本來的汗青裡,多鐸可不會死在這裡,這廝隻會死於天花,絕對不會死於疆場。要說這場戰役最大的分歧,應當就是火器的投入環境。大明投入的火器比汗青的要多,最首要的是火器的能力比汗青大明軍隊的火器強大太多了。

說真的,現在祖大壽乃至真的籌算投降了。崇禎這個天子不好服侍,之前本身在毛文龍麾下,也算是吃香的喝辣的,日子過得還不錯,成果毛文龍被袁崇煥給殺了;袁崇煥當督師也罷了,好歹也是一個體係的,並且袁崇煥也允文允武,遼東的將士也服他,何如最後彆人幾句讒言,袁崇煥被淩遲了。好吧,如果本身也被甚麼人進了幾句讒言,是不是也會被叫到都城給淩遲了?

“將軍,我們該如何辦?”祖大壽的副將扣問到。

要說這遼東關寧軍如果不朝著物質和糧餉伸手,那就比如天下的流寇第二天都成了順民,乃至哭爹喊孃的要來遼東打韃子一樣奇怪。

紅衣大炮是16世紀初製造的艦載加農炮,也叫紅夷大炮,指來自荷蘭和葡萄牙人之意,後被大明的工匠仿造。孔有德帶著工匠投奔後金,黃台吉感覺紅夷大炮這個‘紅夷’二字讓人很不爽,起碼他們當時也是‘蠻夷’,故而取了一個諧音,改名為‘紅衣大炮’。

關寧鐵騎的標兵也算是能征善戰,隻要後金的韃子膽敢和他們一比一,那麼他們乃至敢衝出去。畢竟他們是土生土長的遼東人,對遼東這片地盤的酷愛更勝彆人,也更情願為保衛這片地盤搏命殺敵。當然另有一個啟事,他們的設備遠遠優勝於後金的標兵,真正一對一打起來,虧損的隻能是後金。

孫承宗發財了,遼東的將士們天然也會眼紅。當他們發明韃子也不是那麼輕易殺死,並且火銃的能力如此短長,頓時也變得膽小了起來。起碼在錦州這邊,孫承宗麾下的火銃軍隊又獲得了進級,五千多杆最新式的火銃已經武裝到位,固然附屬於幾個將領,而這些火銃本來就是朝廷調撥給孫承宗的,但為了大局著想,孫承宗也隻能默許如許的環境。

其成果,就是後金完整變成了瞎子和聾子,而大明這邊倒是不竭收到後金的環境。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