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阿誰要與鮮國停止貿易的葉風帶著人前來救濟,但其人數有限,隻是救走了江華島上的兩大君、世子妃和一些首要官員的家屬,但這也令鮮國君臣感激不已,要不然此次被清軍挾到盛京的人質就更多了。
洪翼漢乃是平壤庶尹,也是主動的主戰派之一,此次為停歇皇太極的肝火,已被仁祖命令著安然都事將之拘繫,已押送盛京,必定會被皇術極正法的。
“流露動靜對我們有甚麼好處,但是風險倒是極大,現在我們的步地如此之大,不由派人特地送信,島上沈總兵必定早已曉得,透不流露都一樣,隻是看他們能不能抵擋住清人的打擊。”李浚淡淡的答道。
李浚一聽,嚇的盜汗都流了下來,倉猝又行了一禮:“回稟貝子爺,黃海道的戰船,前些日子在江華島,被阿誰明人葉風用炮轟沉了二十多艘,又有十來艘被其俘獲,這五十餘艘是現在黃海道全數的船隻了。”
並且這東江鎮設立以來,鮮國北部的一些漢人都開端跑到了東江鎮上,形成鮮國北部人丁減少,同時鮮國還要給東江鎮供應糧草軍餉,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對鮮國公眾還是有非常大的壓力,鮮國君臣也是時有抱怨。
一個去清軍虎帳通傳環境的小吏,乘著快船返回,在船頭對三人喊道:“三位大人,碩讬貝子請三位大人速去虎帳商討軍情。”
“你們黃海道如何就這點船隻,是不是你們還想違命?”碩讬怒道,他隻是感覺戰艦數量太少,一次能運送的八旗兵未幾,對鮮國帶來的軍士人數倒不是太在乎。
但安然兵使柳琳卻藉端不該詔,李倧隻得改由信川郡守李崇元、元寧邊府使李浚和義州府尹林慶業,率鮮國海軍及五千軍士幫手。
這時二人聽李浚如此一說,心中的糾結也就不複存在了,既然如此,那就先助清人攻島再說,以免也遭到洪翼漢三人一樣的結局。
同時號令鮮國國主李倧調遣海軍幫手清軍打擊皮島,鮮國雖與滿清簽訂了“南漢山城條約”,從之前的兄弟之邦淪為了父子之邦,但鮮國君臣還是心向大明的。
想到這裡,碩讬雙眼凶光明滅,嚇了三人一個激靈,李浚從速謹慎翼翼的答覆道:“稟貝子,我們此次來帶了戰船五十餘艘,人馬五千餘。”
這名小吏的神采並欠都雅,應當是在清營受了氣,說不定這個請字,都是他為了幾位大人的臉麵而本身加上的。
半晌,義州府尹林慶業纔開口道:“國主將此事派給了我們三人,你們說此事當如何是好?”
實在大明在皮島設東江鎮對鮮國影響還是非常大的,說是為了抵當建虜,可此次建虜都快將鮮國滅國了,也不見明軍的正規軍隊來援助。
見事情已無迴轉,肯定了共同清軍攻島一過後,三人臉上的笑容反而是少了一些,這時才感遭到船頭還是很冷的,幾人緊了緊身上的衣服,正籌辦各自回到本身的船艙,就見一艘快船向他們駛了過來。
“現在昭顯世子和部分大臣的家屬,都被清人押往盛京做為人質,國主也是不得不從,還能如何辦,我們也隻能幫手清人進犯皮島。”見元寧邊府使李浚還是呆呆的望著海麵,好似冇有聽到似的,信川郡守李崇元隻能介麵道。
“若不如此,就和洪翼漢、尹集、吳達濟他們一個了局了。”一向冇有開口的李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