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馬士英的一番話,史可法心中已然瞭然此事已再無轉圜餘地。他不由冷哼一聲,滿臉怒容地甩動衣袖,回身大步拜彆。
要曉得,本來是四位將領共同主張擁立福王的,除了上述三人以外,另有黃得功參與此中。隻可惜不知出於何種原因,黃得功俄然間挑選退出這場紛爭,不再參與此中。
但是榮幸的是,因為葉風及時送來一封密信予以警示,使得張天如勝利躲過了那場致命的災害。自那今後,他便分開了都城,並一向躲藏於史可法這裡尋求庇護。
見到張天如沉默不語,史可法皺起眉頭,稍作停頓後緊接著說道:“天如啊,煩請你儘快給東海伯修書一封。至於左良玉和黃得功那邊,由我來親身執筆寫信聯絡。”
“天如,事情都到這一步了,你另故意機喝茶,福王即位定會對我東林黨人倒黴!”
史可法內心當然清楚馬士英打的是甚麼算盤,像這般昏庸無能的福王,恰好合適馬士英獨攬大權的情意。但是即便明知如此,史可法仍然不肯罷休,持續詰問道:“馬瑤草,想當初你也是親口承諾過要去驅逐桂王進入金陵的,怎地現在卻出爾反爾、背信棄義,反而改立福王為帝了呢?”
聽到馬士英的話語以後,福王心中頓時如同有無數隻猴子在上躥下跳普通,難以安靜下來。他那本來還算沉穩的麵龐刹時變得眉飛色舞起來,一邊忙不迭地點著頭,一邊應和著說道:“好好好!宣史可法!”
本來早在此次會晤之前,他們二人便已經有過一次奧妙的會晤。當時,世人皆對福王持有負麵評價,紛繁指責其貪好女色且昏庸無能,絕非一代明君。是以,兩人曾暗中達成和談,決定驅逐桂王進入金陵城即位稱帝。
目睹福王如此態度果斷,馬士英眸子一轉,當即便出了本身的殺手鐧,笑著說道:“殿下,金陵自古以來便是盛產美女之地。您若不從速即位稱帝,坐擁天下,又那裡能夠縱情地享用那些傾國傾城的才子呢?”
現在,馬士英不由長歎一口氣說道:“道鄰啊,實不相瞞,實在我一樣偏向擁立桂王。隻是劉良佐、高傑和祖寬三位將軍卻果斷的要擁福王即位,我實在難堪!”
目睹史可法如此不依不饒,馬士英終究按捺不住心中的肝火,憤然迴應道:“史道鄰,現在木已成舟,事情已然生長到這般地步,你我二人唯有同舟共濟,同心合力支撐起這風雨飄搖、岌岌可危的大明王朝!倘若我們持續相互爭鬥不休,那麼大明的萬裡國土恐怕真就要毀於一旦啦!”
忿忿不平的史可法一回到本身的帳篷裡,便仍舊難以按捺心頭的肝火,嘴裡恨恨地謾罵道:“馬士英這個背信棄義的卑鄙小人!”
曆經此番存亡大劫後的張天如彷彿俄然間幡然覺悟普通,對於曾經有過拯救之恩的葉風也更加地靠近起來。此次關於究竟該擁立哪一名王爺為新帝這件大事,張天如也曾向史可法提出過建議——該當谘詢一下東海伯的定見。隻可惜當時的史可法並未將此放在心上,加上史可法對葉風的印象實是不佳,故此作罷。現在想來真是追悔莫及啊!
史可法又何嘗不清楚馬士英這番話不過是推委任務的說辭罷了。畢竟,三將現在定然會唯馬士英馬首是瞻,服從他的號令行事。但是即便心知肚明,史可法亦是無計可施,隻能滿心仇恨地痛斥道:“背信棄義之人,將來必然會蒙受天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