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軍閥_第十八章 出鹽了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畢方濟一身短衣,頭上戴著一個破帽子遮擋陽光,手拿著一把缺了口的菜刀,他一邊刮,一邊跟軍漢們解釋“底部鹽床勿使刮儘,鹽床越厚,曬鹽時曰越短,此法出鹽曰顆粒鹽,免煎熬,統統功力,或澆淋、或耕作,能夠寬貧灶也……”

楊波眼睛望著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麵,思路已經飛到了其他悠遠的處所去了,他在考慮,是時候要建立一支護鹽隊了。

這幾天滿天的小道動靜大多數軍戶們內心已經有了點譜,但是等他們來到曬鹽池邊上時,他們幾近都不敢信賴本身的眼睛!

;

韓咬兒看了阿誰老軍,是跟了本身父親一輩子的,也不好生機,便道:“大人自有考量的,韓二叔,你就等聽好動靜吧”

很多人拿起樹枝,在沙地上胡亂畫著,要反麵身邊的人籌議起來。一旦餬口有了盼頭,本來的那些麻痹,癡鈍的模樣立即一掃而空……

“咬兒”阿誰老軍問了個大師都內心想過,但是不敢說出口的題目:“如果我們本身去海邊開個鹽池曬鹽,成不?”

軍戶們頓時嘩然了,冇有人回想過,這個世道竟然另有不收分子錢的官員,

楊波點了點頭,他決定把那幾戶流民也登記下來變成在籍軍戶,這一點人遠遠不敷啊

四周在樹蔭下喝水乘涼的軍戶們明顯也獲得了這個成果,他們交頭接耳,群情紛繁,軍戶們不傻,本來累死累活的乾上一天,也就能熬兩三百斤的模樣,很多心機活絡的人已經開端計算起來,如果曬鹽池順利出鹽的話,完成定額最多三天,剩下二十多天的鹽就是純支出了,除了百戶,總旗,小旗拿走大部分外,本身能拿到多少銀子?這對他們來講是很龐大的計算,能夠必定的是,絕對不會比本來少。

鐵牛他們也插手了勞動的行列,隻要楊波帶著秀才躲在樹蔭下,秀纔拿著紙筆,在統計報上來的數量

韓咬兒搖點頭:“韓二叔,定額必定是要分攤的,現在有了池子,攤到每家也不算個事兒,不過收稅這事兒我還真曉得……”

“大人,毛家屯現有在籍軍戶一百零二戶,此中十三至六十歲間男丁二百一十人,壯丁一百六十七人,童男六十八人,婦女一百九十五人,十三歲以下的幼女八十二人,另有八戶流民,未入籍,合男丁六人,小童十七人……”

砍木煮海,不但燒掉大量的木料,耗掉極大的人力物力,刨去大頭,每個軍戶到手的也就幾錢銀子,這些軍戶都有一大師子要贍養,特彆是那些砍木軍戶乾的都是重活,吃得又多,這點支出連買米都不敷,隻能靠平曰摸些魚蝦加點野菜雜糧,勉強不被餓死罷了,就如許的曰子,已經比周邊一些處所強多了

“這一塊池子隻怕有上百斤了吧?”

韓咬兒眼神一閃,語氣有些淩厲的說道:“韓二叔,我勸你不要這麼胡塗,冇有端方不成周遭,私設鹽場百口是要殺頭的!如果給人報上去,連大人都保不住你,大人說了,今後這本地的處所都要,阿誰都要規,甚麼話劃的,都是俺們毛家屯的池子,都要分給你們的,何必乾那種不奉迎的蠢事?”

“大人說了……”韓咬兒朝氛圍拱了拱手“分下去的池子,三年不收稅,攤完定分外,出了多少鹽都是你們本身的,三年後,大人按三成收稅”

因為是第一次刮鹽,軍戶們大多隻颳了鹽坎上麵薄薄的一層,鹽池底部是用不易滲水的三合土夯實,還鋪設了很多鹽坎,以是第一次刮的鹽內裡摻了很多沙土,質量很普通。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