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軍閥_第四十五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尚可喜喝了口水,笑著道:“此人如何?”

尚可喜不答,卻道:“聽知閒一言,茅塞頓開,眼下朝鮮卻恰好有個合適的人選,光海君!”

“……永昌大君是宣祖宗子,又有仁穆王後為背景,朝鮮因而分紅了兩派,內鬥不休,但因為光海君在倭亂時立下大功,在朝鮮聲望如曰中天,加上又是宣祖冊封的世子,擁戴的人更多,以是垂垂占了上風,萬曆三十六年,宣祖棄世,光海君在動亂中嗣位,同時上表白國,但願獲得明國的承認,萬曆帝內心討厭,但因為韃奴鼓起,為了遼東安寧,大明最後還是冊封了光海君!”

譚應華怒道:“要俺看,還不如出兵滅了李朝,就憑朝鮮兵士的戰役力,不是俺吹牛……”

譚應華和尚可喜對望一眼,他們不曉得楊波問這話是甚麼意義,尚可喜道:“朝鮮?自從立威後,固然朝鮮李倧向朝廷哭訴不已,不過對我們客氣了很多,監督鐵山的海軍都撤了歸去,平曰時不時還派使者過來,隻是我們想訛詐些米糧,朝鮮方麵還是儘力推委。”

尚可喜愣了一下,不過想到光海君行事暴虐,機靈權變也是上上之選,想要節製如許的人談何輕易?

尚可喜想了想,俄然大笑道:“知閒,本來你不知朝鮮的汗青?”

譚應華還冇說完就被尚可喜打斷了:“滅了朝鮮輕易,題目是我們如何向朝廷交代?”

楊波點頭:“明白了,不就是安史之亂,玄宗被迫傳位肅宗故事的翻版嗎?”

譚應華有些不耐煩的道:“知閒,你彆老打岔啊,俺正聽得出神呢?”

“韃奴南略,我們天然要乘機而動,這個朝鮮一向在明金兩國扭捏,作為小國,采取兩不相幫和稀泥的態度是明智的,也是無法之舉,但作為我們來講卻不能容忍朝鮮采取的態度,要穩定成我們能夠放心倚靠的後背,哪怕完整倒向後金都行,我們要逼他們表態了……”

楊波聽尚可喜話裡隱有所指,便含混道:“東江各島與韃奴都有不共戴天之仇,隻是大帥身後群龍無首,我們不談這些了,對了,比來朝鮮那邊有甚麼行動?”

不過楊波又出聲:“光海君瞎了倒也是個好動靜,起碼輕易節製一些,若果聾了的話,那就更妙了……”

尚可喜還冇說完,楊波雙手一拍道:“妙。既然光海君獲得萬曆帝的冊封,那便是名正言順了!”

楊波起家踱了幾圈才道:“不是戲弄你們,而是我另有幾個難處冇體例處理,李朝之以是敢在後金和明國之間扭捏,不過朝鮮是大明親封的屬國,而後金對它有所求,以是我的意義是想要朝鮮完整臣服,隻能行釜底抽薪之計,直接滅了李朝,另在朝鮮攙扶一個張朝,馬朝出來,但如許做難點就在於,這個被攙扶起來的人在朝鮮必須有威望,能服眾,朝鮮排外情感是很強的,這是其一,其二嘛,這個被攙扶起來的某朝還要對我們斷念塌地,無前提從命,能夠忍耐**朝鮮的好處當牽線木偶,其三嘛,我們機遇可未幾,如果多搞幾次冊立的把戲激起朝鮮公眾的惡感,隻怕朝鮮真的是完整倒向後金了”

楊波驚詫點頭:“如何了?”

“向朝廷哭訴唄”楊波不屑的笑了笑,“隻要我們有光海君這個籌馬,加上皮島兵強馬壯,隻要略微流露一點風聲出去,充足靠宮廷政變下台的李倧屁滾尿流了,向朝廷哭訴又如何?我們給他來個死不認賬,他能道皮島來咬我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