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亂世江山_第三十六章 釣魚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臣胡塗,請陛下懲罰。”

聽著楊嗣昌所說,滿朝文武唏噓不已,特彆說到巡撫張其平拒不出兵,劉氏誓與獲鹿城共存亡時,大殿之上又成了鴉雀無聲的狀況。

“哦?此人倒是個妙人,也罷,給他個真定衛百戶如何?”

“陛下容秉,真定府大捷倒是真的,敵將的首級也是真的,斬敵近千、破敵大營都是真的。隻是……”楊嗣昌躊躇了一下:“隻是,這些不是高公公所為,是李九華之子,李爽做的。”

楊嗣昌說李爽想帶兵,倒是把崇禎說的有些迷惑,問道:“這是為何?”

自古好鋼不打釘,好男不從戎,特彆是大明的軍戶,是被人瞧不起的。現在亂世漸起,武人職位有所進步,卻也被文人穩壓一頭,彆看李九華井陘兵備道是武職,但是山西僉事倒是實打實的文官。李九華也是進士出身,與這個期間浩繁的統兵大將一樣,是這個期間特有的。

“嗯……啟奏陛下,恐怕不當,衛所當中乾係錯綜龐大,現在李爽無甚根底,恐被人架空,到時候恐有負聖恩。”

現在的崇禎已經不是方纔坐上皇位的青澀少年,十年的刀光劍影、爾虞我詐早把他磨鍊了出來,在朝堂上楊嗣昌一張嘴請治李九華的罪,他就曉得這兩件事有乾係,隻是那張其平過分滑頭,將大明百姓丟入虎口,讓他忍無可忍,而這李九華身不由己是真,卻也是與失地脫不了的乾係,是以把他打發還家算了。現在後殿當中隻要他和楊嗣昌兩人,是需求把事情弄清楚。

楊嗣昌跟著小內侍來到後殿,卻見崇禎背對著他,用竹簽撥弄著香爐,楊嗣昌從速跪下山呼萬歲。

“他一人破了大營?”崇禎感覺智商遭到了欺侮。

楊嗣昌見崇禎歡暢,就進一步解釋道:“當日陛下下旨,高公公也是用心的,隻是那張其平實在可愛,將精兵強將扣在手中,不肯聽高公公調用,卻又不肯出戰,是以形成戰機耽擱。幸得陛下庇佑,天降猛士,一舉破了敵軍大營,此乃大明之福。”

“照實說來,真定府大捷與李九華有何乾係。”崇禎看著楊嗣昌,肝火漸消,讓人搬來圓墩,表示楊嗣昌坐著回話。

說罷,和緩了一下語氣,說道:“李九華失地有罪,當受科罰,以儆效尤。朕感念其一家長幼忠烈,心中甚是不忍,本日起免除兵備道之職,居家檢驗,無詔不得起用。”

“不錯,張其平乖張放肆,怯敵避戰,若不是阿誰李……李爽,這畿南流派豈不是要丟了?”崇禎點點頭,對楊嗣昌扣問道:“愛卿,覺得該如何犒賞這李爽?”

唬的楊嗣昌魂飛魄散,趕緊把頭深深埋下,說道:“陛下恕罪!”

待到楊嗣昌說完劉氏安排李爽避禍,諾大的五品官員之家隻剩獨子時,朝堂之上又跟熱油碰到了火星子一樣,騰的一下就發作了,文武大臣群情紛繁,有的說巡撫張其平畏敵怯戰,有的感慨獲鹿城中軍民忠義之心,有的可惜李家滿門忠烈。楊嗣昌心中暗道幸運,高起潛給他密信的時候,將李爽所說悉數奉告,隻是苦於冇有證據,空口白牙那裡能在大殿上說,成果本日大朝便又遇見了魏知策,若無血書,這事萬難能成。

“陛下息怒,不是一人,是十三人。”

“哼,若不是高起潛飛書傳報,說陳述張其平罪過,你覺得就憑你能夠擺佈此事?”崇禎恨恨的說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