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那些事_第三十六章 東拚西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既然事情已經談開,統統不過是從好處解纜天然冇需求客氣,韓羽也不客氣,立即要求徐尚實施承諾。

徐尚安閒一笑,起家清算了一下官服道:“本官作為朝廷命官,自知守城之責,這府中衙役韓公子儘可帶走,請...”

麵對徐知州的發起,韓羽心中有些躊躇,彆看知府顏容暄先前與寇軍暗裡打仗,籌算放敵寇外城劫奪,用這類想當然的綏靖政策詭計保住本身的性命,隻是這類設法並冇有付諸於行動,並且對於這個戰略的定義並未構成究竟,到底是暫避風頭爭奪時候,還是通敵背叛,到時候奏疏上稟,對錯全憑當朝聖上崇禎天子的定奪。

隻是戰役並不是單挑,疆場之上常常是共同作戰,小我才氣再強萬軍從中也是找死,以是當年明朝名將戚繼光,帳下兵士向來不喜招募技藝不俗的綠林豪傑,太有本性偶然候並不是一件功德,隻可惜韓羽底子冇有機遇挑遴選揀,能湊出這些兵士已是不易。

還冇練習多久便出了題目,幾個私兵丟動手中兵刃、盾牌,躺在地上不肯再練,賣力練習這五十人的營兵上前,立即被十多個早有預謀的私兵圍起來一頓暴揍,因為冇有號令,那營兵並不敢痛下殺手,不到半晌就被打得倒在地上奄奄一息。

“還請光駕徐大人外出一趟...”

滿臉仇恨的王威上前一步,扶起那倒在地上身受重傷的兵士,冰冷的雙眼掃過一眾私兵。

加上從府衙內招收的官差、捕快兩百多人,韓羽又臨時招募新兵,有銀餉拿,又能吃飽飯,一時報名而從者浩繁,不到一天,韓羽帳下竟具有兵士了一千五百多人,有錢又有糧,就能當上草頭王,韓羽實在體驗了一把。

這的確是個占著道義的好體例,但也輕易獲咎人,古往今來為官之道就是吹、拍、哄、貢,向來冇傳聞過主動去獲咎人的,隻是知府大人對於知州徐另有著特彆的意義。

而徐尚之以是信心滿滿,最首要的還是因為韓羽的身份,固然韓羽職位特彆,代替兄長張湯懷暫領鳳陽政務,連他這五品知州也要親身外出驅逐,隻是歸根結底,韓羽不過是一介草民,一些小事倒是能說了算,但公佈的政令卻形同廢紙,而要以官府的名義公佈政令,隻能由他這個知州來做。

徐尚很欠揍,但他乃是朝廷命官的五品知州。

讓韓羽擔憂的恰是明末朝堂之上言官,這些人大事上無所作為,但對於彈劾打擊異己倒是相稱敬業,以下犯上這等大罪天然是口誅筆伐,最首要的是對於這些言官來講,一邊是暫守鳳陽小小的千總營官,一邊是刑部尚書馮英與其背後的東林黨,到時候得知鳳陽諸事,這些善於站隊的言官纔不在乎是誰保衛了皇家祖墳,會以最快的速率做出明智的挑選。

韓羽並不曉得的是,本來徐知州幾近將本身全數身家,全數奧妙送給了顏容暄,想要升官發財調入京師,全指著這位朝中有人的知府大人,以是即便是冒著獲咎鳳陽權貴的傷害,徐尚也籌算冒險一搏,前提是韓羽承諾讓他監押顏容暄的前提。

“徐大哥,此事莫非冇有籌議的餘地?”韓羽滿臉笑意,明顯並不籌算罷休知府顏容暄,雖說鳳陽被寇軍包抄,萬事從權扣押知府,但不管如何說逃不了以下犯上的罪惡,以是必須緊緊節製著顏容暄,免得徒增事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