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記_第386章 給未來的總督幫忙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那接下來,我們可就又有得忙的了。”宋獻策說道,“周公子要我們拿出很多於三千顆的流匪腦袋,派專人運送到晉西首府晉陽,還特彆誇大,那幾個流寇頭子標腦袋不能少。”

“大抵就冇甚麼了,隻是要誌哥遴選押送的人時上些心,膽小心細之報酬上選,另有,到了晉陽,不要急著進城,先派人和他聯絡,耿巡撫和張總兵有詳細安排。”宋獻策道。

這個嘛,就是誌文也說不清楚,還是宋獻策出來講解了一番。

“誌哥說的冇錯。”宋獻策答道。

“我冇甚麼定見,”誌文緊接著說道,“周大哥為了涿鹿商社,也是花了很多心機,這些腦袋對我們來講冇甚麼用,若果然能幫耿巡撫更進一步,變成耿總督,今後我們在他轄下,自是便利很多。”

“簡樸地說,就是耿巡撫一天不能擊敗流寇,冇有流寇的腦袋報功,那他這巡撫就還恰當下去,宣大總督的官帽就落不到他頭上,是這意義吧?”誌文最後總結道。

“周大哥信裡還說了些甚麼?”誌文又問道,剛纔念信時他也就聽到這裡,前麵倒是有些用心了。

以誌文今時本日在涿鹿山的職位和影響,他這番話,等因而給此事定了調子,諸人冇甚麼好躊躇的,都同意了。

“唸完了?”誌文問道。

“宣大總督?是個甚麼官兒,有多大?”獵奇心暢旺的孫可旺插話問道。

“冇錯,耿巡撫和張總兵二人,在勤王一役中立了功,本該論功行賞,恰好趕上流寇東渡晉西...”,宋獻策講解了一番耿、張二人不能升遷的啟事,世人算是略懂。

以往大夥兒都冇打仗過這類見不得人的買賣,本身做的事,卻要交出去讓彆人建功,誌文恐怕有人是以內心不痛快,是以率先表白了本身的態度。

這麼一說,誌文明白了,豪情就是當代的名片嘛。

“誌哥,晉西巡撫耿如杞這小我,不知你清不清楚?”宋獻策問道。

“名刺是啥玩意兒?”誌文問道,他被這麼一個新奇詞彙給弄蒙了。

“是,誌哥。”宋獻策衝誌文點點頭,站起家開端講解。

“......請吾弟牢記牢記!”宋獻策放動手中密信,喝了口水。

“就是這個意義。”宋獻策說道,“不知大夥兒意下如何?”

名刺,又稱名帖,漢朝即有人開端利用,大明建國後,利用得更加遍及,普通規製是長七寸,寬三寸,上書姓名與官職等資訊,若無官職,需表白是哪一年哪一科的進士或是舉人,至於秀才,就冇需求用名刺了,名刺需求本人親筆手書,以示恭敬。

而這小我,明顯非誌文莫屬,看他神情,對信上所說,還是有些體味的。

“周公子這封信,歸根結底就說了一件事兒,我們涿鹿山此次擊敗流匪,此中大有文章可做。”頓了頓,宋獻策見大部分人都一臉茫然地看著他,明顯難以瞭解他說的話,想了想,感覺僅憑本身一小我,恐怕難以將事情說明白,還是得找小我交換,一問一答之下,大夥兒應當就能聽懂了。

誌文點點頭,“聽周大哥說過,己巳之變此人率軍入京勤王,得了周大哥的銀錢幫助,所部兵士纔沒有叛變,友情傳聞還不錯。”

宋獻策點點頭,誌文大大地打了個哈欠,隨即抱怨道,“周大哥也真是,明曉得我冇讀多少書,這封信還寫得這麼酸,聽得我頭都大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