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微官_第三十一章 便起風雨去無情(十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魏忠賢笑道:“誇大東林謀算的危局,讓定邊軍感受冷暖,嚐盡屈辱,從而激起全軍之怒,奮發全軍傲骨,寧肯遠赴萬裡,不為庸臣差遣,做那疆場冤魂。”

沈重嘲笑道:“天然,我定邊軍功在社稷,豈容那些冬烘肆意歪曲,自當與之決鬥到底。再說,我若不來,隻怕就成了第二個熊廷弼。”

沈重先是一愣,隨後略一深思,便對魏忠賢點頭苦笑道:“魏公,你們做人也太實際了吧?”

魏忠賢胸有成竹地一笑。對沈重點頭歎道:“這不是咱家的意義,而是孫承宗和咱家共同的意義。東林的確故意將你和熊廷弼牽涉出去,為遼西之敗共擔罪惡,但是你沈東海與熊廷弼分歧。東林大要上氣勢洶洶,實際上還何如不了你小子,你也當不了熊廷弼。”

沈重嘲笑不語,魏忠賢嗬嗬笑道:“東海覺得,孫學士赴刑部見你,真是為了銀子和強軍麼?”

見沈重有些猶疑地回望皇城,魏忠賢噗嗤一笑,對沈重說道:“冇錯,恰是回永定門虎帳,並且皇爺和信王俱在,正籌辦為你和定邊軍送行。”

沈重哈哈笑道:“魏公之論,何其好笑也!東海一言,便可號令全軍。東海一怒,便敢浴血決鬥,定邊軍自我而始,五年來縱橫遼東。百戰百勝,存亡與共,休咎共擔,何談軍心不附,掌控不敷?”

魏忠賢如有所思地看著沈重,俄然緩緩問道:“東海此次赴京,真是為東林而來麼?”

魏忠賢笑道:“此虛言爾,東海何故隱晦抱負?咱家曾問孫承宗,天子聽任信之不疑,而定邊又如同東海私軍,如果此子借朝廷之力而逞其私慾,今後可會外洋稱王?東海可知,孫承宗如何作答?”

魏忠賢苦笑道:“不肯強攻,不肯死守,不成拘束。不成刻苦,不能薄待,不能嚴懲。戰前必與相同,戰後必行重賞,無奇策難以服眾。無情麵難以收心,厚輜重方敢言戰,留退路方敢縱橫。東海,聽了你麾下那些良將侃侃而談,孫承宗汗流浹背,當即收了降服他們的心機。”

沈重嘲笑道:“有先必有後了,倒要就教魏公。”

魏忠賢笑道:“這就比如窮小子俄然富可敵國,骨子裡仍然自輕自賤,但是那光榮和高傲也深切骨髓,再不能回到疇昔,蒙受半點禮遇和輕視。東海又以中原萬年樹其信心,以避實擊虛教其遊擊,以充分物質固其戰力,以財產女人腐蝕其心,以渙散自在嬌縱其性,再加上東海的用兵如神,方有了定邊軍這支怪胎。孫承宗總結的好,與其說定邊軍是一支有抱負的軍隊,還不如說是一支有抱負的匪賊。”

魏忠賢笑道:“那是因為你沈東海是天子近臣,堂堂威海伯。朝廷的欽差大臣,名正言順的親軍統帥。但是為了你那四海之誌,你已經不是了,並且還方法著他們去國離家,遠赴萬裡,做那化外之民,四海之盜。若非天子寵任還是,東海又統帥日久,恐怕他們早就叛你而去了。”

看到沈重沉穩不再,如同被拆穿後處於暴怒的邊沿,魏忠賢非常對勁,連連大笑。

魏忠賢指著沈重哈哈笑道:“本來滿朝忠正皆是誤國庸臣,而罵名滾滾的奸佞小人,竟然秉承大義,嚴守三綱,竟是一個可貴的忠良。沈東海,咱家既識你的至心,方敢對你肺腑而言。隻是你小小年紀,機變百出,又是個出了名的趨利避凶、自擅自利的小人,如何會是個賢人後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