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成王敗寇_第二百一十九章 想不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嶽父大人,謙玨隻是感覺如此的顛簸,有些累罷了。”

南京國子監祭酒這個職位,說首要也首要,說不首要也不首要,吳帆徽遲誤大半年的時候去上任,也不會有多大的事情。

楊禦蕃、祖大弼、吳襄、祖寬、吳三桂、徐彥琦、陳光福等人,也伴同進京,其他人則是該回甚麼處所,就回到甚麼處所去了,能夠跟從到都城去的武臣,必定是獲得汲引了,或者是接管皇上與朝廷的嘉獎。

“謙玨,本日內閣溫人專門托人給我帶話,你的假期怕是批準了,就等著皇上禦批了。”

戶部侍郎劉耳枝,代表朝廷在永定門迎候。

陳世渠說的倒也是真相,要曉得大明的讀書人,一半出自於南直隸,大部分出自於南邊,以是南京國子監祭酒,某種程度上麵,比都城的國子監祭酒,位置還要首要,再說他吳帆徽的年紀太小了,的確需求磨礪的時候。

李勇、馬繼剛、陳威年、王寶福等人,跟從吳帆徽進京,他們還是會在吳帆徽的身邊,劉方恒等人,則是帶領近七百人的步隊,朝著MZ縣的方向而去,吳帆徽和李勇一起,從歸順的叛軍當中,遴選了一百五十人,包含他們的家眷近兩百人。

嘉獎軍士的事件,需求皇高低旨,故而就算是作戰勝利了,也不會有誰提及犒賞的事件,隻會在奏摺內裡表白,且大明的諸多總兵,早就風俗剝削軍餉,這誇獎的銀子,怕是會剝削的更多,還不曉得軍士能不能拿到手。

遠遠瞥見永定門的時候,吳帆徽長長的吐了一口氣。

緊接著一道聖旨,吳帆徽瞥見了陳世渠,其被敕封為吏部員外郎。

吳帆徽和陳怡彤的婚事,陳世渠是特彆看重的,並且幾次給家裡寫信,說瞭然此事,家中的老爺子也是高度正視,此番吳帆徽出任詹事府少詹事、南京國子監祭酒的事件,陳世渠也再次寫信奉告家屬了。

歸順朝廷的叛軍,悉數編入到祖大弼的麾下,成為遼東邊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