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成王敗寇_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朝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站在最前麵的內閣首輔周延儒起首出列,言有事啟奏。

不過這個端方早就改了,周延儒的奏摺有中書舍人賣力收好,不需求當場念出來。

實在絕大部分的官員,做的都是這個行動,皇上另有一會纔到,站在原地等待,怕是真的會凍僵的。

不過正德年間今後,早朝的情勢已經產生了嚴峻的竄改,常朝普通都是文武大臣啟奏事件,或者乾脆交上奏摺,比及散朝以後,內閣大臣在文淵閣商討,有了決定以後,進入乾清宮向皇上稟報。

接著內閣次輔溫體仁出列,也說有事啟奏。

諸多的文武大臣早就站好,文臣站在左邊,武臣站在右邊。

遵循端方,如果有事情啟奏,周延儒需求將奏摺翻開,照著念一遍,不需求說其他的話語,接下來就等待皇上的旨意。

這是學習的過程,更是切確的熟諳大明王朝的過程。

大明的武臣冇有宮字開首的牙牌,除非是有特彆環境,會臨時發給宮字開首的牙牌,進入到內廷議事,哪怕是正一品的武臣,也冇有資格獲得到宮字開首的牙牌,這大抵就是大明文官與武臣之間職位差異地點,那就是武臣不能夠參與到國度大事的商討當中。

如答應以節流早朝的時候,特彆是夏季的時候,冷颼颼的,要在露天之下站立近兩個時候的時候,可不是普通人能夠接受的,颳風下雨則更慘。

文武百官卯時就要到承天門簽到,顛末端門、午門,在午門內的金水橋兩邊站好,麵對皇極門,等候鳴鞭以後,走過金水橋,麵對在皇極門二樓的皇上行二拜六叩首的大禮。

終究,鴻臚寺的官員開端大聲高唱“皇上駕到”、“百官膜拜”之類的話語。

鴻臚寺的官員開端唱了,起首是皇上起駕回宮,接著是百官退朝。

從上往下俯視,皇上能夠等閒的看清楚每一個大臣,不過上麵的文武百官,就冇有那麼輕易看到皇上了,一來是不敢隨便昂首,免得被髮明瞭,說是不守端方,二來是從下往上看,間隔有些遠,不必然看的清楚。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