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成王敗寇_第一百四十一章 名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吳帆徽來到祠堂配房的時候,吳緬清正在等待。

族長對吳氏家屬和吳緬清表示了忠心的感激。

王氏家屬做夢都想不到,他們家屬竟然能夠保舉一名廩膳生員到都城國子監去讀書,以往這類事情想都不敢想,固然王氏家屬也是米脂縣的大師族,但氣力上麵有著不小的差異,特彆是家屬當中冇有舉人,這是最為致命的題目,可不是依托財帛能夠堆上去的。

因為家屬的事件,吳緬清被迫辭去官職致仕回家,本來還心有不甘的,不過眼看著吳氏家屬即將成為米脂縣獨一的士大夫家屬,隻要吳帆徽通過了殿試,成為正牌的兩榜進士,那麼吳氏家屬也將從鄉紳家屬,一躍而成為士大夫家屬,吳緬清成為士大夫家屬的族長,比起縣丞的職位來講,還要強很多的。

實在保舉監生的事情早就應當做了,鄉試結束以後,這件事情就必必要頓時開端辦理,讓被保舉的生員,能夠與鄉試副榜的舉人一同到國子監去讀書。

“朝廷的要求必須是操行皆優的廩膳生員,不過這些年有所鬆動,隻如果增生,一樣有資格進入到國子監讀書。”

以往這類保舉的名額,都是知縣大人直接作出決定,並且也冇有和上麵的官吏通氣,普通環境之下,三年保舉兩個名額,縣衙派人將名單送到省會,彙總到巡撫衙門以後,一併呈報到禮部,終究禮部下達告訴,將獲得學習資格的生員名單奉告國子監。

大明國子監分為都城國子監和南京國子監,北方的生員到都城國子監去讀書,南邊的生員到南京國子監去讀書。

以是每年府州縣衙門,保舉進入國子監讀書的監生,是一件很首要的事情,普通也是知府、知州和知縣大人直接做出決定的。

縣丞倒也冇有直接到吳緬清的府邸去,他調派的衙役,找到了吳緬清,吳緬清頓時到縣衙來了,縣丞很直接,說是本年縣裡送到國子監去讀書的監生的名額尚未肯定下來,吳緬清德高望重,幫忙縣衙考慮一下,應當保舉哪個生員到都城國子監去學習。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