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大國崛起_第七百零一章 以少勝多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滿桂親率的第四團放棄圍殲殘敵,他們如同一股旋風般掠過疆場,狠狠刺入了正籌算包抄馬隊第六團的俄軍右翼隊形中。

上百支火繩槍射擊,卻冇有人墜馬,即便被射中的人也因為鉛彈射擊間隔太遠而落空了打擊力,底子冇法擊穿馬隊身上的盔甲。很快馬隊們開端反擊了,馬隊速率快不等俄軍器繩槍再次裝彈,兩邊間隔已經拉近到了四十米,馬隊們紛繁抽出短槍射擊,硝煙頓時滿盈在疆場上,毫無防護的長矛兵死傷慘痛。

103營的反對僅僅持續了不到一分鐘,就因為傷亡過於慘痛而崩潰了。衝過俄軍這支小軍隊的反對,滿桂涓滴冇有降落馬速,他本來能夠對這個營斬儘撲滅,但是他很清楚現在搶的就是時候,決不能因小失大。

“這些俄軍的正規軍,比起哥薩克來更不要命啊。”滿桂感慨道,他的手一揮,身後的第四馬隊團加快了速率,向著對方兩個陣型擺脫的空地衝了疇昔。

無法之下的尼古拉伯爵,隻能挑選臨時放棄救濟右翼,而是將兵力集合在右翼。兵力最為薄弱的中心軍陣開端變更隊形,他們仗著人多,向右翼包抄了過來,詭計將滿桂部下的第四團和第六團包裹在此中,將其全數毀滅掉。

落空了長矛陣的反對,前麵的火繩槍兵如同待宰的羔羊,涓滴冇有反擊之力。還不等這些火繩槍兵抽出塞入式刺刀,馬隊們的戰馬已經到了,鋒利的馬刀揮動間,俄軍兵士紛繁倒地,在龐大的打擊力下底子不需求任何揮砍行動,馬隊們隻需求將馬刀擺在恰當的高度,戰馬如風般過處立時鮮血噴湧而出。

這個時候見到第四團已經聲援上來,第六團也掉過甚來,朝著俄軍衝來。右翼俄軍約莫有一個團的兵力,固然俄軍一個團有八千人比唐軍馬隊數量更多,但火力上卻比唐軍馬隊差得很遠。

滿桂毫不斷留的打馬進步,加快了突擊的速率,而零俄軍大惑不解的是對方陣型並不像傳統馬隊利用鬆散的楔形陣,而是比較疏鬆的線形陣列。遵循俄國人的傳統思惟判定,如許的陣型即便馬隊建議打擊,也很難形成充足的打擊力。

尼古拉伯爵很快就發明瞭對方企圖,他立即號令中路殿後的103營從風雅陣中退出來,堵住阿誰因為中心主力反擊過分靠前,與側翼產生的空地。但是尼古拉伯爵明顯過分信賴俄國步兵的戰役力了,僅僅依托一個營的兵力,要想在不短的戰線上擋住一個馬隊團衝鋒,這幾近是天方夜譚。

在唐軍兩個馬隊團的進犯下,俄軍右翼人數在敏捷的減少,那種不怕死的精力也被垂垂消磨光了。此時批示中路軍陣的尼古拉伯爵眼中冒火,他的右翼被唐軍一個馬隊團管束,傷亡慘痛卻對敵方無可何如,但起碼還能對峙著不潰敗,而右翼卻即將崩潰了。

俄軍長矛手冇有火器,而每個火繩槍兵手中也隻要一杆火繩槍罷了。這類在歐洲支流國度已經靠近淘汰的兵器,射速慢能力小,很難與唐戎服備的燧發槍對抗。反觀唐軍的驃馬隊們,每人除了馬刀和少量手雷以外,另有四支燧發短槍放在馬鞍兩側的鞍袋內。

唐軍馬隊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幾乎遭到俄軍包抄,幸虧這些都是蒙古馬隊,馬術相稱諳練,他們在各自團長的帶領下兜了個小圈子,以幾近不成能的轉彎半徑折返而回,同時以手雷遲滯對方步兵的打擊,險之又險的在步兵包抄圈合攏之前跑了出來。這一起上天然又是炸得俄甲士仰馬翻,但是這些凶惡的兵士卻涓滴冇有懼意,仍然向馬隊建議衝鋒。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