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都不要想。
而在唐軍第六鎮兵馬,從鳳陽府南下,一起往攻廬州府之際,從山東安東衛港解纜,從海路打擊淮安府的唐軍第七鎮兵馬,在鎮長曹變蛟,副鎮長靳統武的統領下,顛末唐軍海軍一起海路運送,業已順利從哈喇港登岸。
想到將來自已能揮兵南下,飲馬江南的景象,劉國能內心當中,頓時有種說不出的衝動與昂揚。
“得令!”
聽到潰兵們傳來劉良臣戰死,全軍儘冇,竟然隻要他們這戔戔二百餘名馬隊逃回的動靜,那賣力守城的劉良臣管家,嚇得幾近暈厥。
唐軍一至,飽受亂兵痛苦的百姓,立即紛湧到徐州四周城門處,與殘存的守軍一起,大開城門,驅逐一起疾行風塵仆仆的唐軍馬隊入城。
這步打算,實在亦是唐王李嘯的打算,他要求第六鎮在拿下徐州府後,當即南下打擊明朝發源地鳳陽。
一時候,徐州城中一片混亂,火光到處,哭聲震天。這個暗中的夜晚裡,徐州百姓突遭大難,受儘痛苦。
現在的他,又快速思慮了一下,倒是當即做出了一個決定。
這塊襤褸殘廢又幾近冇有軍事力量存在的處所,那數備精美兵員充沛,又裹脅了數萬降兵的唐軍,自是一鼓而下。
他現在,已同時獲得了劉良臣戰死與徐州失守,以及喻口鎮被唐軍攻占的可駭動靜。
城中廣場上,他們用驚懼不安不知所措的神情,看著麵前甲冑俱全,一臉冷峻的唐軍統帥劉國能。
唐軍首戰得勝,兵不血刃極其順利地占了這座海邊重鎮。
隻是,這兩個計劃,都有極大縫隙,讓劉良佐幾次思慮,都感覺不太對勁。
唐軍勢大,自已孤城一座,兵微將寡,徐州城池固然堅毅,卻又能抵擋幾時,還不如趁早抽身保命為妙。
這六千餘名唐軍馬隊,奮力策馬疾趕,以期能儘早達到徐州城下,不給徐州的守軍半點反應與應對的機遇。
其二則是,自已趁唐軍尚未達到之機,當即帶領城中殘兵,儘力南下逃竄,一向跑到揚州府去與總兵黃得功彙合,然後一起死守揚州,從而待機尋變,徐圖規複。
這下管家更是完整坐不住了。
他令那降將劉良順,暫為統共三萬餘人的降軍總領,全軍引為前部,與唐軍雄師隊一起,休整一今後,當即南下,攻打鳳陽府。
隻不過,向有驍將之稱的他,這位廣昌伯與淮徐總兵,現在倒是在房中團團打轉,一籌莫展。
這般計謀失誤,真真情何故堪!
至於他們在唐軍到來後,是降是戰,都與自已再無乾係。
三萬主力皆已被滅,僅憑著這五千士氣降落錯愕不安的兵士,還能守住這偌大徐州城麼?
麵無人色的他,一時候,有如熱鍋上的螞蟻,在房間內團團打轉,卻又茫無眉目,不知所措。
至此,全部徐州府,除了少數州縣,根基已全數落入了唐軍手中。第六鎮兵馬此次攻打徐州府的行動,可謂統統順利,手到擒來。
由此能夠想見,弘光偽朝廷的軍事氣力有多麼衰弱,他的所謂四柱,劉良佐、黃得功、左良玉、鄭芝龍之輩,實在又是多麼的繡花枕頭,不堪一擊。如果,弘光朝的軍事力量,皆是這般渙散無用的話,或許唐軍李嘯要拿下全部江南,怕是一鼓而定呢。
第一個計劃,便是萬一自已的軍隊尚未撤回,而唐軍就已到淮安府城,那自已將成甕中之鱉,再難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