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自家戰死的守城軍兵,考慮到現在前提有限,則是在山海關北門外一處山丘中,挖建了一座大墳,將他們個人埋葬。
“好!好!祖總兵此計甚好!本將料定,流賊接下來,極能夠真如祖總兵所料普通行事。那我們可就真是以逸待勞,給他們來個摟草打兔子,順手就賺到啊。”
劉國能一聲輕歎,點了點頭,同意祖大樂的定見。道:
他在心下,自是明白,祖大樂這番說法,實在極有見地,非常有可納之處的。
聽劉國能談起寧遠,祖大樂想起前兩天寧遠的吳三桂纔派人過來商談南撤山海關,與其一道其守關城之事,心下不覺一陣刺痛。
“劉將軍,恕祖某說句實話,這山海關之地,不成輕棄啊!若將軍就此率兵拜彆,放棄了這天下第一雄關山海關,未免過分可惜。”
劉國能以憐憫的目光,悄悄等了祖大樂好久,終究見到祖大樂把兒子祖澤衍的屍首,悄悄放下。
他略一沉吟,便輕聲問道:“祖某想曉得,貴軍在救出我軍以後,倒是做何籌算?”
劉國能擺了擺手:”祖總兵不必客氣,我軍也是奉唐王之命,特來援救貴部。卻冇想到,清軍竟能這麼快就來攻打山海關,倒亦是大出我軍所料。可歎現在,北麵的寧遠,隻怕已是淪亡了……“
見他神情有異,劉國能忙問了一句:“祖總兵,你但是有甚其他設法?”
象現在,若不是現在明廷已亡,朝局一片混亂,駐守此地的山海關總兵祖大樂,兵微將寡又外無援兵,那清虜就算再兵強馬壯,隻怕亦是不敢等閒率兵來奪。
至於緝獲的諸如攻城梯與鐵皮楯車等清軍軍器器仗,則全數當場裁撤,將有效部件全數搬入山海關城中。
“祖總兵,我等是奉唐王之令,特來山海關之地,援救你部兵馬。幸虧我等日夜兼程,總算及時趕到,得以在這危急時候,將貴部兵馬救出,實是萬分榮幸。隻可惜,我軍還是來遲了一步,乃至寧遠淪亡,吳三桂部兵馬,皆陷於敵手,實是令人憐惜。想必將來,唐王定要見怪我等呢。”劉國能一臉不甘,語氣非常無法。
他頓了下,又吃緊道:“這等天下第一雄關,非常難克而易守,若被彆人奪之,將來再想光複,何其不易!即使再得光複,恐又要白白地捐軀極多將士之性命。這些性命精血與賦稅財物,難道是無謂的捐軀與耗損?故劉將軍你這般做法,祖某以為,實在大有可商討之處。“
接下來,劉國能交代一眾唐軍,與殘存的守城明軍一道,告急打掃疆場。
現在的他,既為自已與餘部能被唐軍及時救出而光榮不已,又為諸多戰死傷殘的部下,以及自已兒子的滅亡而非常感慨。
“冇事,劉將軍。”祖大樂陰霾的臉上,艱钜地擠出一絲苦笑:“疆場廝殺,刀槍無眼,存亡自是平常。隻可歎,澤衍一時胡塗,生生自毀前程與性命,實令我這個做父親的,心下萬般憐惜!但他的死,倒是咎於自取,不與貴軍相乾。“
“呔!劉鐵匠這廝,竟如此不知輕重,如此孟浪放肆,壞我邊關大事,俺現在就要親手殺了這撮鳥!”
為甚麼如許被明廷視為倚柱之輩,竟然一箭不發,一兵未戰,就這麼快的去投降外族,去儘忠滿韃,這內裡原因,如何能不令人感慨。
祖大樂以一種龐大地目光望著他,心下的滋味,更是五味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