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的李嘯,則與荷蘭人約瑟夫二人,在船舷處扳談。
四周皆是茫茫大海,呆在空間狹小好像靜止的船隻上,確切讓民氣裡發悶的緊。
此時,田中晚稻早已收割已畢,稻田已栽滿了綠油油的馬鈴薯苗,碧綠的葉片,在晨風中歡暢搖擺。而砍下的晚稻稻杆,則堆起了一座座高塔,有如沉默的尖兵普通,靜佇在稻田的陸地中。不時可見身著短襖的孩子們,在田埂上歡笑著來回跑動追逐,笑聲彷彿微然可聞,放眼望去,這本來荒涼一片的大肚地區,已然充滿了一種閒適悠遠的南邊村落風情。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
這55萬流民,在明天登陸歇息一天後,於明日,便要由民政司安排,前去原大肚,二林,南社部屬的12個大型州裡,授下田土,安家落戶,正式成為台灣本地的永久住民。
思慮很久的他,在心下,已然想好了對西班牙的作戰打算。
台灣,這個本來的蠻荒之所,已成為能發財致富的胡想之地,天然讓福建與廣東的多量住民神馳投奔之。
李嘯點點頭,又誇獎了他幾句,隨後,世人顛末西門城外那熱烈的商貿市集,通過城門月道,進得城中。
跟著各條船隻在港口搭上舷板,這55萬流民,有如奔湧而出的人海,從各條船上滾滾而下,幸得有官員與軍兵構造,故全部場麵,固然極其浩大,倒是有條不紊,非常有序。
經太悠長海上觀光的55萬流民,幾近大家衣衫襤褸,鳩形鷎麵,神情委頓,見到麵前的沙岸與大地,皆是非常衝動,很多人流下了熱淚,乃至有人大聲嚎哭,不知是因為自已終究達到台灣喜極而泣,還是因類這旅途過分辛苦疲累而心下感慨,或許,二者皆有吧。
一眾平南營軍兵,在經曆了開端乘船的新奇感後,很多人臉上,均是麻痹厭倦的神采,幸虧有監撫們每天訓導,教習,拉唱軍歌等活動,總算讓這些軍兵,在這古板有趣的海上旅途中,保持著還算暢旺的士氣。
約瑟夫兩道眉頭抖了抖,隨後一攏滿頭的金髮,用已然較為諳練的漢語,笑著答道:“李大人,我能夠誠篤地奉告您,來到明國的這段時候,是我生射中相稱鎮靜的體驗。”
丁佑忙答道:“李大人,這事門生早已安排,現在台灣中部的這12個州裡中,每家皆已授田十畝,統共斥地的田土為113萬畝,卻比李大人前次分開台灣時的田土麵積,翻了一倍還多呢。”
見約瑟夫答覆得利落而直接,李嘯心下亦是歡暢,遂淺笑道:“很好,隻要你們好好乾,為本官虔誠效力,本官毫不會虐待你等。”
有這133萬畝地盤,以每畝八鬥稻米收稅的話,則每季可收106萬石的糧食,一年二季共可收210多萬石稻米,足以支撐李嘯軍現在需求自行扶養的軍兵百姓數量的好幾倍。
更何況,另有每年夏季的一季馬鈐薯蒔植,因其畝產高達6石至8石,按李嘯製定收稅標準,是每畝收2石的產量,如許的話,一年當中,另有266萬石馬鈴薯的糧稅,可供軍民食用,而每家農戶,則可起碼有40石馬鈴薯,可自行食用或出售,如許一來,這些農戶,想不發財都難啊。
李嘯看到,這座自已親身規化建好的彰化城,周長八裡,呈正方形狀,因為東麵不遠,便是聳峙蠻荒,完整還是一片原始叢林的台中山脈,故冇需求開設城門。是以這彰化城,隻開有西、南、北三座城門,四周皆挖有護城濠,恰好操縱濁水溪支流停止添補,使其環城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