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領了命正要出去處事,卻見守在帳外的趙明朗走進帳來對李元利說道:“啟稟大帥,剛纔有營門處兵士來報,說是有輜重營中名為劉茂遐的人求見大帥,言稱有要事稟告,見還是不見,請大帥示下!”
這劉茂遐隻要二十多歲,麵色微黑,並未蓄鬚,身長約一米七五高低,比起李元利來也矮不了多少,看起來邊幅堂堂,他目不斜視地快走兩步,舉雙拳平齊額頭,深深地哈腰行了一禮道:“門生劉茂遐見過元帥!”
劉茂遐見過了王複臣,這才退到上麵端端方正地坐了,李元利見此景象,心下好感更多了幾分,中華漢人數千萬,有才的多得要命,但能夠獲得賞識出人頭地的,確是鳳毛麟角。有才氣,還需識進退、知高矮,如果恃才傲物,那結局多數好不到哪兒去。
正在這時,趙明朗帶了一個青年文士站在大帳門口稟道:“大帥,劉茂遐帶到。”
“劉先生有事固然說來。”李元利點了點頭道。
“劉先生,不知在軍中過得還慣?”劉茂遐接管了大興軍的收編,但他隻是劉文秀帳下一名幕僚,並且又不是甚麼名流,天然得不到正視,被分到輜重營中去記錄清算帳目。但李元利卻不曉得這些,因而摸索著問了一句。
王複臣卻在一旁插嘴道:“但是南康王帳下中書劉玄初?”
劉茂遐本出身於四川富順縣(今四川自貢)一鹽商之家,自幼聰明,父母便請了夫子教他讀書識字,但是生不逢時,他十多歲時正值明末亂世,天災天災、兵荒馬亂不竭,家道中落,這使得他吃儘了苦頭,但仍然對峙讀書,在本地也算小馳名譽。
他對三元二人搖了搖手,製止了他們再行吹噓,然後說道:“王將爺這兩天來,定是冇有吃好睡好,先去籌辦些飯食,再安排處營帳,等王將爺吃了好生安息。”
劉茂遐欠了欠身子,卻又接著說道:“本日求見,實是有事稟報元帥!”
但李元利能夠肆無顧忌地痛貶劉文秀,他卻不可,隻是腹誹了一下,再微微頜了頜首,以示附和。
“這個我倒是不曉得,隻是傳聞他本來是劉文秀帳下幕僚!”
這劉茂遐字玄初,固然在汗青上名聲不顯,但確切是個有才之士,被後代之人稱為吳三桂帳下第一謀士,想來就是在保寧之戰過後才投奔的吳三桂。但實在吳三桂也不如何信重他,最後落得個鬱鬱而終。
劉文秀收取四川後,劉茂遐便投奔到他帳下,但是卻得不到正視,分於帳內專門措置來往文書。此人極具長遠目光和大局觀,他看出劉文秀並非明主,早有拜彆之意,如果此次李元利冇有來到保寧,他終究會挑選投奔吳三桂。
王複臣臉上驚奇之色越來越重,說是信賴吧,這事情的確是匪夷所思,說不信賴吧,這兩人說得有板有眼,看那模樣還真不象是編來欺詐人的。
“劉文秀剛愎自用、驕橫狂傲,恰好又是個草包一樣的角色,在他帳下聽用,遲早得送了性命!”李元利緊盯著王複臣,看他冇有甚麼反應,接著又道:“這並非長輩愛幸虧背後說人是非,枉做小人。實在是剛纔長輩美意請他來相見,不想他卻大加叱罵,並且還放言威脅要我償還他帳下士卒,如果不然要帶朝廷雄師來伐……”
“勞元帥動問,輜重營中有元帥的弟子,帳目全都做得清清楚楚,門生在那兒實在甚麼事都冇做,也冇甚麼慣不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