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巨宼逆襲_第三十二章計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人丁的增加帶來的是糧食的壓力,幸虧竹山銀礦挖出了金銀,工務司尋覓銀礦的人在山溝裡找到了一個現成的金銀礦,是之前有人開采過的。這也就證瞭然山民的傳言並非空穴來風。

但李元利還是不肯意現在就和滿清或者孫可望硬扛,在冇有保持絕對的上風之前,他不想捐軀太多人。明末持續幾十年的動亂,已經對中國形成了太多的傷害,能夠多剩下幾小我,今後自已也好用不是?

香溪河響灘這一段,是兩河合龍的處所,河麵寬廣,兩岸陣勢也比較平坦,現在周遭幾裡的處所都被大興軍修建成了一個個的軍寨,連河麵上也裝上了鐵柵欄。

“元帥,好動靜!”話音剛落,劉體純便走了出去,不等坐下就說道,“剛獲得細作傳返來的密報,王光興已經被吳三桂封的夔州總兵盧光祖攆走,而盧光祖現在又隨吳三桂南下川南,現在夔州兵力空虛,恰是我們取而代之的時候。”

這就是李元利新建成的元帥府,高夫人和黃氏也搬來和他住在一起,此時他正在辦公室裡,一邊儘力回想硝化甘油火藥的詳細製造過程,一邊用筆在紙上寫寫畫畫。

現在的大興軍共三個軍九個師,加上非戰役職員共有九萬人,這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哪怕是現在拉出去,也能有一爭天下之力。

其實在本來的汗青上,以大順軍餘部為主力的夔東十三家,全盛期間兵力超越了二十萬人,並且除了郝搖旗和王光興、三譚部外,其他幾家在當時都算得上是軍紀較好、戰役力較強的軍隊。

“請他出去。”

中國當代的鍊鋼技術已經很先進,就是因為以上啟事和頻繁的改朝換代,形成很多技術失傳,當代曾經出水過一隻明朝船錨,經測定其材質已經和當代的的特級鋼差未幾。

施州衛成了大興軍最首要的糧食來源地,換走的是新冶煉出來的金銀,見到這類環境,李元利將謀取施州衛的打算又向後推遲了兩年,隻要他們不給大興軍添亂,又能供應糧食,就讓那些土司再清閒幾年也冇有甚麼。

離河邊不遠的處所,是一個不大的院子,內裡有兩棟磚木佈局的兩層小樓,它們利用了大發兵工務司最新出廠的水泥,一些受力的處所和四角還用上了鐵條,非常健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