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最強釘子戶_第509章 洛陽之圍解決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同時,留守在澗山的祖柏在看到田修建等流賊逃竄,又接到了溫越的燈號號令。

河南巡撫以及洛陽城的福王、兵備、知府等官員聯名上書朝廷,詳細闡述了這場戰役的過程,並列出了一份詳確的請功名單,以及多少彈劾名單。

汝州的軍民對溫越和他的軍隊更是充滿了畏敬和敬佩之情。

身上披著大衣,胯下騎著的都是神駿不凡的戰馬。

李自成敗北是敗北,但令人可惜。

溫越的名字也是以響徹中原,成為了士人們歌頌的豪傑。

而流賊的營地非常肮臟很難用言語表達出來。

如許一支精銳浩大的馬隊步隊呈現,很快就被新野城守軍發覺。

榮幸的是,這些馬隊並冇有停下來騷擾他們。

這是洛陽本地的民風,用來為遠行的故交餞行。

在流賊各營地中,搜獲的金銀金飾並未幾,獨一白銀三萬餘兩。

……

當然,溫越本人對此戰的成果一樣感到對勁,他也從中獲得了很多好處。

溫越隻是客兵,對於本地的內政,不宜過量乾預。

這些軍隊要麼是馬隊,要麼是有馬的步兵,行動敏捷,一天行進上百裡不在話下。

在承平亂世中那種四通八達、不設防的小村落現在已經不複存在。

在洛陽未能擒獲李自成,此次在襄陽必然要將張獻忠剿除。

而當李自成帶領老營與部分馬隊逃離的動靜傳開後。

屍橫遍野,斷髮滿地,各種皮革和內臟,惡臭撲鼻。

可現在這世道,靠著種田能活命否?

新野。

朝臣們需求細心商討。

雄師順利通過了裕洲,但冇有逗留,而是持續進步。

他當即號令朝臣們,對此次洛陽之戰的過程細心勘驗,有功之臣和彈劾之人該如何措置。

溫越帶領著雄師持續前行,涓滴不顧劈麵而來的北風。

官兵們的士氣是以大漲,而各地的流寇則墮入了一片茫然和發急。

不過,眼下這世道。

此時,洛陽大捷的動靜早已傳遍了全部汝州城。

官軍持續追擊流賊多日。

這此中最令人頭疼的便是對溫越的封賞了。

他們一個個神采驚懼,用力敲打著銅鑼,警報聲狠惡響徹。

米價飆升至每石四兩銀子。

他與陳伏湧敏捷下達了一係列號令,調派馬隊追擊,特彆是夜不收和高嚴的騎軍,他們緊隨李自成的老營蹤跡,不讓任何一個首要賊首逃脫。

因為他自到達河南以來,從汝州到洛陽,都是大捷,特彆是救藩的嚴峻功勞,如何賜與恰當的誇獎,成為了一個需求慎重考慮的題目。

溫越帶領這三千多人先行解纜。

在崇禎三年,即便是江南等地也蒙受了大旱,各地遍及蝗蟲。

圍牆上建有箭樓,全天候有人值守。

溫越得知李自成身邊仍有骨乾力量數千人。

戰果被完整統計出來,可謂壯觀。

沿途的行人和商旅見狀,紛繁退到路邊,心胸害怕地望著這些不明身份的馬隊。

看他們的裝束,像是官兵。

但是,在分開之際。

他的行軍線路是從洛陽解纜,路過汝州、寶豐、裕州、新野,終究到達目標地襄陽。

淯水西岸不遠處的官道上,蹄聲如雷霆般響起,一支龐大的馬隊步隊正黑壓壓地奔馳而來。

溫越帶領的三千矯捷兵於十九日從洛陽解纜,當天早晨就達到了汝州城下。

送行的人群中不但有洛陽的各級官員。

張獻忠作為一個一樣臭名昭著的賊首,其卑劣程度乃至超越了李自成,令人深惡痛絕。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