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騎_第二百一十一章 馬不停蹄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本地氣候比海上酷熱很多,又少雨鬨水災環顧四野,彷彿有千裡無火食的感受,到處殘垣斷壁,四下冷落,隻餘路上的棄屍到處,一起過來,陝西境內己是流寇殘虐,兵匪幾次掃蕩後,本地想找個完整的村莊,真的很難。

“馬總鎮,依腳程,本日我軍可達到郟縣,讓將士們好好安息,行軍幾日,將士們可累得慌。”

馬城一笑,客氣道:“傅大人請便。”

通倭這麼好的罪名,魏公公如何就不會用呢,筆墨獄啊,一殺就是好幾千,這遭人唾罵的權閹也太冇用了。

馬城悄悄點頭,大明本地的衛所兵比遼鎮還不如。

當朝首輔更是楚黨魁首,東林死仇家,恨不得把東林黨往死了整,忠臣蒙難,閹黨殘虐,真是大明朝最暗中的期間呀。馬城沉吟著,手劄一封給魏公公,將海上所見所聞都說給九千歲聽聽,這位把握廠衛的大寺人,應是對江南私運之利極其有興趣吧,樂得再添上一把柴火,讓閹黨氣勢更加滔天。

那小寺人自是不敢獲咎一鎮總兵,等馬城上表自辯,便拿著奏章倉猝回京複旨了,皮島上還是歡聲笑語,都是做過官的天然曉得,皇上派寺人傳旨垂詢,那就是有保護之意了,不然,來傳旨詢問的就該是禦史了。

這位傅大人傅宗龍也是個奇葩,此君是進士出身,官職是貴州銅梁知縣,之前錦州被圍天子命令募兵,這位知縣老爺便招募了五千兵馬馳援山海關,從貴州千裡迢迢走到陝西,趕上兵亂便停下來了,剛幸虧邊疆趕上開原鐵騎,兩家便合兵一處近剿亂兵,眼下這位知縣老爺還是知縣,連兵部還冇來得及給個體例。

能倖存的,一是各地的州城縣城,二便是那些聚團的大村莊,或是臨山近河的大寨,幾個,十幾個村莊歸併一起。非論這些大村或是大寨,無不是圍深濠,布密箐,高築牛馬牆。有些寨牆之深厚,一點都不會差於本地縣城州城。這些大村大寨,普通為本地豪強或是高姓大族纔有氣力修建。

馬城看的直撇嘴,這哪是民變清楚是兵變,朝廷一古腦將陝西,山西兵塞進山海關,情急之下哪還顧得上衛所兵死活。逼的太緊了,陝西衛所兵便兵變了,大量士卒離開衛所,各占一處山頭落草為寇,碰到朝廷雄師圍殲便四周流竄,亂兵以大山為依托流竄作戰,非常難以對付,難怪要調開原鐵騎來了。

第二百一十一章 馬不斷蹄

馬城是有些無語的,大明軍製太亂了,曆朝曆代也冇見過這麼亂的,畢竟是文官權力太大了,一個知縣就能招募五千兵馬還領著來平亂,對父母官這個詞體味更深,真真是父母官,百裡侯,一個縣長權力極大另有兵權,這在後代是不成設想的。

馬城眉毛一挑,昂然道:“迴天使,絕無此事!”

天啟二年六月十五日,陝西境內。

大明朝軍中並冇有專門的輔兵,運送輜重糧草,賣力軍隊庶務的都是民夫,而民夫普通落在最後。他們行動遲緩,以是從明中葉起,大明鼓起了專門的輜重營,用來運送糧米,這要地的官兵,卻冇有這專門的輜重營。 兩人七千兵步騎在內,一個月就要耗損糧草七千餘石,還好天子聖明從都城派了糧,隻給了一個月的糧草讓馬城苦笑,老朱家的大小子呀,對老子是真有信心。

擺香案接聖旨,這返來傳旨是個寺人,上書房服侍的小寺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