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騎_第四百五十六章 三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此令一出,半月以內隻南直隸和浙江各舉一人。

第四百五十六章 三餉

南居益端坐巡撫衙門,命令台灣三司調撥現銀十萬兩,糧五萬石裝船起運,以台灣士紳的名義捐出去,成為第三個呼應天子號令的州府。馬城冇有禁止的事理,隻是對南垂白叟的苦心唏噓感慨,這些大明朝的忠臣良將呀,可敬,可歎。

遼餉,這玩意倒並非崇貞帝的首創,這玩意萬曆四十六年就征收過。

淡水,紅毛城。

這位薛大人鼓勵天子說,外廷官僚能夠包在他的身上,至於皇親國戚,非得皇上親身出馬不成。崇貞陛下竟然很歡暢,照辦,因而他以天子聖旨的名義,起首在武清侯李國瑞身上開刀,要他以“藉助”名義捐募白銀四十萬兩。

崇貞陛下強壓著心中肝火,幾次大朝會上苦口婆心的曉以大義,一時候朝堂上哭聲震天,百官錘胸頓足發了一番弘願,哭完了結還是一毛不拔,各省鄉紳呼應者寥寥,一場天子乞貸的鬨劇終究不了了之。馬城在台灣冷眼旁觀,心中感喟,哭窮的天子崇貞不是第一個,鬨成如此難堪的倒也少見。

闡發了朝廷的加三餉打算,南居益坐立不安想要上書力諫。

練餉,合計七百三十餘萬兩,首要包含田賦,遵循溫體仁的說法大江南北地狹糧重,乃照地畝,每畝加一分,共四百八十一萬一千八百餘兩,以及賦役七十萬,兵部所裁站銀五十萬、關稅二十萬、鹽課四十萬、契稅二十四萬、賬罰二十萬、典稅三萬、公費節儉,冗賦合之二百七十八萬。

三十萬兩銀子夠做甚麼,大抵夠山海關雄師兩個月耗損。兩個月後又該如何辦,關寧城的構築是不成能停下來的,保持十五萬兵馬,二十萬民夫在火線築城需求的賦稅是一個天文數字。如此範圍龐大的關寧錦駐軍,和馬城實施的精兵計謀構成了光鮮的對比,也完整壓垮了大明財務。

花腔百出,天下人嘩然,折騰了大半個月籌到銀子二十萬兩。

船隊出海,鞭炮齊鳴,萬眾諦視,由台灣出海的商船隊由葡萄牙人帶路,滿載著生絲,瓷器,絲綢,茶葉往印度遠航,龐大的商船隊擔當著采辦富鐵礦石的重擔,也意味著台灣府的外洋貿易步入正軌。

當時的皇親國戚都仰仗特權發財致富,卻毫無憂國憂民之心,李國瑞也不例外,如同鐵公雞一毛不拔,又不敢公開違背聖旨,隻得用心裝窮,拆毀自家房屋,把家中雜物擺到大街上出售,鬨得滿城風雨。這的確有損皇家麵子,朱由檢大為憤怒,命令剝奪李國瑞的爵祿,李國瑞惶惑然驚嚇而死。但是“藉助”之風愈刮愈烈,弄得皇親國戚大家自危,破財消災又心有不甘。

萬曆四十六年朝廷加征遼餉,均勻每畝地步加征銀九厘,計五百二十萬兩雪花銀,但是至萬曆四十八年就廢除了,朝廷不再征收遼餉。如此可見神宗萬曆天子的奪目,這天下的田畝也不是不能加餉,每畝九厘銀子加征了兩年,給朝廷帶來一千四百萬兩的稅收,但是卻不成覺得引為常例。

卻被馬城禁止了,南居益在衙門呆坐了整夜,終究還是把奏章一把火燒了,罷了。

神宗天子隻加了兩年遼餉便廢除了,給天下百姓留了一條活路。

那麼這三餉到底從百姓的口袋裡掏走了多少銀子呢,馬城和南居益預算了一下,客歲,朝廷普通的歲入額為一千四百餘萬兩,此中歸入內府作為天子六百餘萬,屬於戶部用於當局開支的,不過四百餘萬兩。而加派的三餉,竟然高達兩千萬兩,乃至遠遠地超越了正稅的支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