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從指間溫和地滑出,楊一鳴也學著諾維斯基不焦急展開眼睛,做完跟從行動,直到耳朵捕獲到籃球打仗籃框的聲音,才展開眼睛。
第五球,也進了!
他再次挑選了斜45度角的位置,隻是間隔比先前又撤後了一步。他脫手第一球,射中。搶先上風來到4球,也就是諾天王必須在最後一個點有80%的射中率,才氣扳平戰局!
但是冇想到,第二個投籃點楊一鳴竟然換了個完整分歧的角度和間隔,從45度的中間隔直接拉到了罰球線左端的處所。既然“抄襲者”技術隻能幫他學到諾維斯基的投籃行動,而對方行動加以的力道把控因為位置的竄改而冇法借用,楊一鳴想乾脆把取勝之匙緊緊握住,靠本身決定!
橫下一條心,楊一鳴在對定時策畫好了作戰打算。固然是他先行脫手,在一個定點完成5次投籃,但他的“抄襲者”技術在第二個投籃點時仍能夠利用:他能夠仿照諾維斯基在前一個投籃點盲眼投籃的技術行動。隻要本身能夠無窮靠近諾維斯基的投籃行動和手感,本身按照脫手位置間隔的竄改而節製好力道,能夠此次就有勝出的機遇吧。
趁著諾維斯基完成第一個投籃點,楊一鳴用“抄襲者”技術捕獲下了他的技術行動,接下來的幾輪他要做的就是操縱這不異的行動,保持住第一輪建立起的上風!
他單手抓起,把球握在兩手手心。皮膚感受籃球大要的紋路。楊一鳴目視火線,籃框間隔他手中的籃球約莫4米擺佈。一會如果把籃球舉過甚頂,脫手前二者的直線間隔會更近。他站在禁區左邊45度角的處所,幾近正幸虧籃筐和三分線連線的中點位置。遵循法則他也能夠重新挑選一個投籃點,不過楊一鳴決定放棄,45度角的這其中投位置,他感受還挺順手的。
進了!
四中三的楊一鳴內心有底很多。剛纔那球,他抓住籃球籌辦的時候,實在並冇有在回想投籃行動——他信賴通過前幾球的感受,行動已經和身材化作一體——他需求做的隻是要在一片黑暗中把籃筐安設在合適精確的位置,然後,向著阿誰位置,投出他的球!
這一球竟然穩穩鐺鐺、不偏不倚,直接射入了籃網!楊一鳴頓時來了信心,他當即表示於小春傳來第二個球。於小春還好懷中本來就抱了一個籃球,他雙手從胸前推出,正幸虧楊一鳴舒暢接球的位置,後者此次隻對準了一秒鐘,就又閉眼脫手!
NBA賽場上再看似不成能的局麵他都切身經曆,並勝利勝出過,這不過是練習場上的盲眼投籃遊戲!
他已立於不敗之地。
九個投籃點順次完成,楊一鳴竟然以22比19搶先諾維斯基。
第二個投籃點,楊一鳴投中2球,諾維斯基投中2球,兩邊比分6比5。
第一點五個球,楊一鳴5中4,壓力丟給了諾維斯基。
因為諾維斯基隻剩下最多5次脫手機遇,隻要楊一鳴在最後一個點投中3球,他就能絕對包管勝利。
2比3,1比1,2比2,3比2,1比1,4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