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實錄_第三章 丹心報國(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李慕華聽得此言,猜想道長必然已然曉得卓淩峰所中何毒,當即不再言語。

一時之間,直看得卓淩峰是心曠神怡,滿目佩服,儘顯於言表。固然麵前的將軍不像徒弟那樣看起來馴良可親,但是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直教人佩服,甘心為其所驅,一片浩然之氣更是無庸置疑。再想到剛纔所言嶽飛事蹟,卓淩峰幼小的心靈不住翻滾,忍不住想想換作本身會如何。

李慕華聽罷,驚奇道:“竟會有如此怪事,此中環節我倒也捉摸不透。前次他負傷不輕,想必也不會冒險再來自擾,邇來無戰事,你臨時先留於軍中,我自會著人幫你驅毒。”

卓淩峰絕少家國看法、更是不懂精忠報國之道,雖覺李慕華之語堪堪入耳,心中卻涓滴未減對楊洪的怨念仇恨,隻是模糊感覺楊洪也有不得已的苦處,但是一旦念及家人被殺時候的場景,又是恨之入骨。

卓淩峰這才重視到,剛纔李慕華舞槍之時竟在地上寫下了四個大字,固然不識得,料來是精忠報國無疑。

卓淩峰記得衝靈道長曾參與圍攻天機子想必是好人無疑,隻不過看到他是和李慕華一道出去才未曾發作,這時聽得扣問,忍不住回道:“你是好人,是你帶人來殺徒弟的,我纔不奉告你。”

李慕華略一吃驚,轉而安靜。

李慕華又道:“本來你倒是能夠作為霸王槍法的傳人,隻不過霸王槍法乃至剛至陽為主,而你體內卻充滿著陰寒之氣,習之有害有利。”

李慕華二人正在為卓淩峰病情憂愁,聞說此事,覺得是天機子找上門來,不由一愣,天機子竟敢如此放肆。當即走出營帳,卻見一老羽士四五十歲春秋,慈眉和目,眼神中卻透漏著些許暴戾之氣,恰是衝靈道長。

不覺間,已過得二十餘日,卓淩峰每日除了例行的被老軍醫評脈以外,還會被李慕華教些讀書識字的工夫,閒暇時就在虎帳裡四周走動,餬口倒也安穩。當然了每日,卓淩峰都不會健忘習練陰符經,他開端逐步認識到,隻要本身強大起來,才氣報仇,才氣殺光好人。

厥後馬幫人眾底下探知,天機子當日竟為李慕華將軍脫手清算,救得一個孩童出來,世人當是一番欣喜,養好傷病以後,衝靈道長自是前來刺探一番。

幾人聽得,不由一陣迷惑,難不成人間真有長生不老之法。

很久,李慕華又道:“年青時,我幼年氣盛,到處打抱不平、行俠仗義,在江湖上結下了很多仇家,在一次被追殺的途中為人所救,投入軍中,習得此番槍法。而後,我駐守邊陲,保家衛國、奮勇殺敵,以嶽元帥的平生誌向為己任,精忠報國、死而後已,博得了‘塞北霸王槍’的雋譽。十年前,國度內鬨,戰事又起,生靈塗炭、血流成河,民不聊生,一片狼籍,驅除外擄,談何輕易。當時,我看不慣奸臣當政,舊主不圖進取反而大行文弱之道,急求削藩固本之法,弱兵強儒,不出幾年國度必然疲弱,必將再次走向弱宋之老路,為外族所侵。我一怒之下,率軍轉投燕王,也就是現在的聖上,致情勢逆轉。隻不過我是再無臉孔揮刀舊主。是以,我主動到最苦寒之地鎮守邊陲,練兵強將,抵抗蒙古入侵。這麼多年來,我一向揹負著賣主求榮的罵名,卻一天也未曾悔怨,我曉得聖上是個能讓國度強大的人,而舊主卻過分於荏弱仁慈,弱兵強儒,豈是治國之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