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些人當中大多數都是登萊和山東兩地的百姓,有很多人在本地另有家室,對那些被勒迫從賊的,冇有犯下甚麼大罪過的,朱大典、墨離承諾過能夠讓他們回家種田,不再究查。
隻待朝廷的封賞一下,朱大典、祖大成、曹變蛟和墨離等各部將各自歸建製,該回哪還回哪去。
這就讓崇禎有些不太明白了,當初高起潛獻計讓祖大成率領墨離一部共同出征平叛,目標就是讓祖大成壓抑墨離,藉機減弱、耗損乃至毀滅墨離的氣力,按理說,祖大成是不會讓墨離搶了風頭纔對。
但是此次監軍高起潛竟然死了,主子好找,可像高起潛那樣靈巧聽話的主子可就未幾了。
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羅汝才、張獻忠等人的十餘萬雄師在懷慶府和衛輝府一帶與盧象升帶領的官軍遭受,連戰數場,被盧象升打得大敗。
殿內溫體仁、徐光啟、何如寵、畢自嚴、熊明遇等等一乾朝廷重臣見了王承恩這歡樂勁,無不頗感不測,要曉得,王承恩是出了名的性子慎重,滿朝文武還真冇有見過他如此失態之時。
之前高起潛的兵報上也的確隻字未提墨離,崇禎都覺得墨離已經被高起潛和祖大成二人玩死了,可誰知朱大典和盧漢章卻一再提起墨離所立的軍功,莫非這高起潛的死另有甚麼蹊蹺?
太和殿裡,崇禎眉頭緊皺,苦衷重重。
固然盧象升打了好幾個敗仗,但是卻冇有能夠完整剿除農夫軍,還讓他們分兵兩路,變得遙相照應了起來。
這一部分人一共有一萬一千人,此中大部分被編入朱大典的魯兵,以及登萊兩府的駐軍。新遼軍和遼東祖家各彌補了一千兵員,其他的根基上都分派到山東和登萊了。
襄陽府的求援奏章已經飛到了禦前,但是崇禎卻彷彿抽不出哪支兵馬前去剿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