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維揚揮了揮手:“大善,第一場你來吧。”
說罷,回身了局,少林弟子奉上禪杖。玄寂大師擺了個起手式,籌辦迎戰。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周老施主不必自責,削髮人本慈悲為懷,不該有爭強好勝之心,但本日之事觸及到全部武林,且雪山派之事當年少林也置身此中,身為少林弟子,我也不能置之度外。”
覃大善對玄寂的竄改不管不顧,手上的巨闕並未停止,在離玄寂大師另有一丈遠時,眾身一躍,騰空約有兩丈,一招力劈華山,巨闕照顧的風雷之聲劃破長空,奔著玄寂當頭劈下。
跟著灰塵的散開,起首暴露的是覃大善身材,還保持著力劈華山的姿式,雙手緊握住巨闕,而巨闕正架在禪杖上。
對於精神凡胎來講,這一擊是絕對不成能接住的。
唐維揚“咦”了一聲,如何能夠,淺顯的禪杖,就算有金剛不壞體神功的護佑,也不成能架得住巨闕啊。俄然,唐維揚想明白了甚麼,臉上微微暴露了笑容。他對周英博說道:“第一場,你們輸了。”
“冇想到曆經兩千餘年還能相遇,信賴這是老衲的緣分。周老豪傑,這一場就由我拋磚引玉吧。”玄寂谘詢周英博的定見,因為,這畢竟是龍幫的地盤。
巨闕乃春秋時歐冶子所鑄五把名劍之一,是一把不折不扣的大劍。揮之,則劍氣縱橫。而巨闕劍,能“穿銅釜,絕鐵礪,胥中決如粢米,故曰巨闕”。關於它另有一個傳說:越王勾踐坐於露台之上,忽見宮中有一馬車失控,橫衝直奔,驚嚇了宮中伺養的白鹿。因而越王勾踐拔出歐冶子剛鑄成之劍,指向暴走中的馬車,欲命懦夫上前製止。但卻在這拔劍一指之時,手中之劍的劍氣卻將馬車砍為兩節。當拋上了半空的車廂,墜落在地上時,越王勾踐才發覺手中寶劍的劍氣已砍斷了馬車。因而越王勾踐又命人取來一個大鐵鍋,用此劍一刺,便將鐵鍋刺出了一個碗大缺口。這一劍毫不吃力,就彷彿切米糕一樣輕鬆。
“這是少林的金剛不壞體神功。”場中武學成就稍深的人不由叫出聲來。金剛不壞體神功是少林十大最難修煉神功之一,練此功後,人體表麵如穿金甲,可抵抗外力統統的攻擊,能使滿身強化成黃金色之軀,成為刀槍不入、水火不侵的金剛不壞身之人,故此得名。而玄寂大師使得恰是這金剛不壞體神功,不知以人力鑄就的金剛之軀,是否能接受得住名劍巨闕一擊。
是以,這把巨劍,在一個毫無武功的人手上都能具有摧枯拉朽的能量,那麼在一名武林妙手的手上呢,實在難以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