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_第69章 張家集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看著統統走上了軌道,陳忠謹慎道:“元慶,如果這些人當中,有人去告了密,我們該如何辦?”

不管是在此時還是在後代,能有這類諢號的人,那必然是手眼通天之輩。

一起走著,楊劃子也不竭給李元慶先容著周邊的風景。

當下,李元慶和陳忠簡樸商討一番,便直接令船隊開向了東麵方向。

李元慶點了點頭,照楊劃子這麼說,此人倒是能夠試一試。

隻可惜李元慶和陳忠此次帶來的船少,不然,兩人恨不得把全部鹽場都給搬空了。

這類魄力,可不是誰都有的,放著鐵飯碗不要,卻跟一夥逃亡徒勾勾搭搭。

跟著進入了張家集,李元慶更是微微眯起了眼睛。

聽楊劃子說完,李元慶看了陳忠一眼,陳忠忙點點頭。

傍晚,李元慶、陳忠帶著十幾名親兵,在楊劃子和黃國山的帶領下,悄悄來到了陸地,直奔張家集。

這天寒地凍的,勤奮的劃子怒求支撐暖心……

“大爺,我們綠柳閣的女人,可都是江南的上好貨品,大爺,過來看一下嘛。”

劉家畢竟勢大,保不準,就會有人半途心生悔意,反而站到了李元慶和陳忠的對峙麵。

這張晉鬆張大官人,固然收鹽,是個大鹽估客,不過,此人卻冇有鹽場,端賴收彆人的鹽,這也使得,張家集四周,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鹽場,大到百人、幾百人,小到幾人或者兩口兒,隻如果賣給他鹽的人,他都賜與庇護,很多事情上,還會幫手。

陳忠也想明白過來,點了點頭。

楊劃子忙道:“爺,小人也不知詳細,不過,百姓們都是這麼說。就算是登州府這邊,也有很多人,都把鹽賣給這位張大官人,從未傳聞過他缺斤少兩,欠人銀子。”

而奉告李元慶鹽場貨船的阿誰鹽場保衛,名叫楊劃子的,倒是非常機警,加上他算是鹽場的辦理階層,對四周和鹽場的事物也算熟知。

方纔進入主街,一群鶯鶯燕燕便圍了上來。

張家集並不位於海邊,而是在本地十幾裡處。

黃國山雖是英勇,在鹽丁伕役中威望也很高,但他冇有太多智計,與之前陳忠倒是一個範例。

楊劃子頗善察言觀色,忙又對李元慶道:“爺,劉家固然在登州府一手遮天,不過,他們卻並非冇有仇家。從這裡往東一百多裡,有個叫張家集的鎮子,那邊,有個外號叫做‘及時雨’的大販子,名叫張晉鬆。據人說,這張晉鬆有大背~景,在京師有很強的乾係,為人豪傑,行俠仗義,也是做鹽場買賣,跟劉家是死仇家。劉家幾次找茬,跟這張大官人過不去,最後卻都拿他冇體例。或許,我們能夠把這鹽賣給他。”

李元慶和陳忠瞭解一眼,都冇有想到會有如此豐富的收成。

這東西就有些近似後代的小範圍自在貿易區,稅賦很低,辦奇蹟發財,這裡的仆人,主如果通過稅賦和低買高賣,拉動行情,賺取內裡的钜額差價。

民氣都是肉長的,劉家勢大,鹽丁伕役們確切是敢怒不敢言。

如果說登州府是官市,那這裡,就應當是私市了。

聽楊劃子說完,李元慶點了點頭,這幾萬兩鹽,確切很值錢,但關頭是,現在李元慶並冇有門路,把它們銷出去,天然換不成錢和糧食。

已經到了這一步,如果有銷路,哪怕風險大一些,陳忠都不想放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