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2_第二百八十章 玉麥商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好好,不賣,說便是。”見田複珍一本端莊,李信也不再於他賣關子,便直說本身的設法。

“還請將軍詳細解釋。”

“此中各項,官府亦可做到,何必由販子來做。”

田複珍固然已經貴為一府黃堂卻仍舊如以往普通,措告彆事沒有分毫拘束,亦不見讀書人身上遍及的驕嬌二氣。

他俄然認識到,這此中包含著大量的商機與利潤。眾所周知,玉米的適應儲存才氣極強,山西這類多山地的處所,蒔植此物再合適不過。

田複珍俄然想到本身這一年的任期,一種緊急感便如影隨形,如果單打獨鬥,這一年的任期恐怕隻能鼓勵支撐局麵,更彆說有所作為了。而李信所勾畫的遠景則一片光輝光輝,這類**就像腹空之人麵前擺滿了珍羞好菜普通。

這倒合情公道,李信固然目前在山西隻手遮天,那是因為流賊反叛,將原來的衙署班底都一網打儘了,隻要局勢安靜朝廷會一一再將各衙門官員悉數配齊。屆時,李信的權力會被死死的束縛起來,權力也僅限於軍兵的練習與批示了。

“這可急煞人也,大將軍這關子還要賣到幾時。”

有鑒於此,田複珍便不再多想,可仍舊對這匪夷所思的任命感到奇特,更加奇特的是,這任期竟然隻要一年。可不管如何,這都圓了他多年來的夙願,讀書讀書,家國天下,如果不為一任父母,豈不是空做了十數年的官。

鬨了半天,李信打的竟是這主張,在明朝正統的支流認識裡,經商是與民爭利,朝廷不能做,官府也能做。而李信邀他入股,這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韙麼。固然他不在乎甚麼官聲,但這等與民爭利之事,還是有所顧忌的。

“其二,便是眼下這樁玉麥的買賣,固然見效慢,卻儲藏著大量的利潤空間。並且玉麥的推行一旦提高開來,起首一點便能處理山西本省的糧食壓力。其次,銷往江南各省,又能夠將富戶囤在手中銀子套取出來,以處理市道上貧乏銀子的難堪地步。”

“願聞其詳。”

“府尊且聽李信臚陳此中利弊再下斷言也不遲。”

李信見田複珍神采變幻,明顯還在苦苦掙紮思考,便趁熱打鐵。

但田複珍現在一窮二白,部下沒人又沒錢,又讓他從那邊變出這些急需的糧食來堵缺口。他李信纔有錢哩,真是富戶哭窮。

田複珍還是相稱坦誠,直陳本身的顧慮。

“商社目前所打算的首要支出項目有兩樁,一是將鹽鐵皮革往滿清,以賺取白銀,這此中在泉源上,便供應了大量的事情崗亭,能夠處理積年來令各級官府都頭疼不已的流民問題,流民有了餬口的謀生,天然也不會隨反賊去反叛。”

這一點說的田複珍亦是點頭認同,這也勉強算得,可他總感覺那裡不對勁,俄然一拍腦門,是了就是這裡。

隻要引進一批種子,交給有經曆的農夫悉心種植幾年以內,不愁範圍不大,大範圍蒔植以後,以其高產的特性既能夠滿足本地的糧食需求,又能夠操縱當代地區的滯後性,將這類食品以百倍千倍的利潤銷往江南,一個來回就將財路滾滾。李信將遠景描述的天hua亂墜,田複珍直覺如墮夢幻中,這是不是有點過分兒戲了。

此話一出口,田複珍差點沒笑出來,李信對稼穡一竅不通,這是他在回來路上與之深談便已經得出的結論,如何幾日工夫竟然弄的跟有多年經曆的老裡手普通。但見他說的極是當真,便也耐著性子持續聽下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