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2_第二百四十二章 再施偷襲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甚?代州城被闖王雄師拿下了?這,這不成能,那三衛軍李信呢?”

世人這才反應過來,紛繁表示願與李信同生共死,赴湯蹈火,願為大明拋灑鮮血!

“戰兵輔兵過了渾源川今後,要敏捷與百姓離開,沿著渾源川一起向西南,我們去寧武關!郭師爺!”

他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廝又要有甚麼狡計,因而又問道:“這個動靜從何得來,可確切?”

如此對峙了近一個時候,流賊雄師竟然轟然退去,就連李信都冇想到,單憑著火炮便將陣容浩大的流賊嚇退了。當然,如果細心闡發起來,這此中當然有大炮的啟事,此中夜色的保護等諸多客觀身分也培養了此番炮擊製勝的古蹟。

包含黃勝在內,很多人的意義是在北婁口歇息一日再行進步,但李信卻一力對峙當即北上,北婁口不是久留之地,流賊雄師有近十萬眾,天亮以後,一旦對方不顧統統的策動打擊,此地一定能守得住。就算在三衛軍的幫忙之下能守住,此地也不是久留之地。

李信環顧一週,麵色逐步凝重,緩緩的說道:“如若我三衛軍此番回了渾源州,那麼你我這一番出世入死另有甚意義?僅是為救了幾萬百姓嗎?這不是我的初誌,想必也不是諸位的初誌。我李信在此發誓,誓要將流賊趕出山西!諸位肯與李信走一遭嗎?”

戰馬顛簸,三衛軍一戰嚇退流賊雄師以後,便當即變橫隊為兩路縱隊,緩慢行軍,北上去追逐百姓。總算在天亮之前,堪堪到達北婁口。

隻要到了渾源州纔是相對安然的處所,此前在三衛軍成軍之初,他便已經令毛維張選人加固渾源州城防,並且以三位總兵府的名義於各地練習民兵。此民兵非民壯,這是由三位總兵府正式承認的處所軍隊,統統軍官皆由總兵府授予。這也是為何吳山不敢等閒去攻渾源州的啟事之一。

說話的是田複珍,這姓郭的的確就是個大舌頭,該說的不該說的老是信馬由韁,也就是在李信麾下,如果換了處所恐怕早就把鎖拿定罪了。現在三衛軍有專人記錄功勞,海森堡此戰得勝天然被稠密重彩的在功績簿上記了一筆。郭師爺這等話如果被故意人加以操縱,豈不是要亂了軍心?

三衛軍脫分開百姓步隊,沿著渾源川向西南而去!

郭師爺對田複珍的說法不覺得然,“江山社稷運數使然,當得大明有此一劫,自天啟朝以來,朝廷敢戰之士少了嗎?還不是越打越糟糕!以郭某看來,韃子不過是疥癬之疾…..”他伸手指導火線夜空中數不清的流賊,“他們纔是我大明的親信之患,若不除之……”

田複珍疾言厲色的喝止郭師爺持續說下去,他畢竟是正統出身的朝廷官員,固然貶官如此,但骨子裡忠君報國那一套已經刻骨銘心,恐怕就算燒成了灰也難以忘懷。郭師爺的話在其聽來的確就是大逆不道,難不成是說大明朝運數已儘?的確是……

火炮第四輪齊射打響了,數十枚實心彈吼怒砸向流賊,成了他們此生難忘的惡夢。因為黑夜的保護,流賊不辨真假,被火力強大的十二磅炮犁地普通打的蒙了頭,竟不敢冒然進犯。

“開口!”

“回大頭領,代州守軍和百姓連夜逃出北婁口,奔渾源州去了,想來是害怕我們闖軍威名!”

另有一點,李信判定,闖軍的當務之急是要快速拿下紫荊關,往北去大同府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即便費經心力拿了下來,還要麵對萬全等地防備壁壘。而紫荊關則分歧,隻要拿下紫荊關,往東便是一馬平地,可由涿州直抵大明京師。以是,基於此點,李信判定,隻要百姓們撤回大同府,流賊便再不會儘儘力去追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